臂叢神經損傷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健康生活。通過心理治療可以使患者對長期迎戰該病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充分調動患者的主動性,積極配合治療。在治療之前,查找病因也是治療該病的重要步驟之一,腓腸神經活檢可以發現神經纖維輕度脫失,排除家族性臂叢神經病,幫助患者更快地踏上康復之旅。
臂叢神經損傷的七大病因
1、遺傳
家族性臂叢神經病在急性期與痛性臂叢神經炎很難鑒別。有家族史,其遺傳特點是單基因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發病年齡較早。有時可并發顱神經受損(如失音) ,以及腰骶叢神經和植物神經受損。如果有家族性嵌壓性神經病的表現,則可以通過神經電生理發現多個周圍神經受累。腓腸神經活檢可以發現神經纖維輕度脫失, 有奇異的腫脹,髓鞘呈現香腸樣增厚。
2、外傷
閉合性損傷見于車禍、運動傷(如滑雪)、產傷、頸部的牽拉、麻醉過程中長時間將肢體固定在某一位置時,開放性損傷主要見于槍彈傷、器械傷、腋動脈造影、肱動脈手術、內側胸骨切開術、頸動脈搭橋術,頸靜脈血透治療過程中造成的損害亦有報道。
3、腫瘤
惡性腫瘤的浸潤,常見于肺、胸部的腫瘤,導致進行性加重的臂叢損害,以下臂叢多見,多伴有Horner綜合征(Horner綜合征【譯】:位于肺尖部的肺癌稱為上溝癌,可壓迫頸部交感神經。)。
4、放射性臂叢損害
在放射性治療后可出現緩慢進展的臂叢神經病,無痛性,常在上臂叢多見。
5、特發性臂叢神經病
又稱神經痛性肌萎縮或痛性臂叢神經炎,也叫Parsonage - Turner 綜合征。這種病人常有病毒感染、注射、外傷或手術的病史。此外、偶爾也可發生Lyme 病或立克次體感染。最近有人報道,由Ebrlicbia 細菌引起的一種蜱傳播疾病也可發生臂叢損害 。
6、胸廓出口綜合征
各種不同的頸椎畸形可以損及臂叢神經根、叢及血管。可以單側的,也可是雙側的。由于緊拉的頸椎纖維環從第一肋延伸至殘遺的頸肋或變長的第七頸椎橫突,從而導致C8 和T1 前支或臂叢下干中神經纖維受到損害。
7、其他
有報道在白塞病中,由于非外傷性鎖骨下動脈瘤壓迫而引起臂叢神經損害,同時伴有血管缺血的表現。其他腋動脈瘤、鎖骨下靜脈血管瘤也可引起該病。
溫馨提示
目前治療臂叢神經損傷最有效的方法為手術療法。臂叢神經開放性損傷,切割傷,槍彈傷,手術傷及藥物性損傷,應早期探查,通過手術進行修復治療。新生兒患者在出生后半年無明顯功能恢復者或功能僅部分恢復,即可進行手術探查,千萬不要因為一念之差,錯過該病的最佳治療時機。
【參考文獻:《神經內科主治醫生1000問》《簡明神經肌肉疾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