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疾病是指尿路受感染而引發的疾病,該病多發于兒童,成人中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如果治療不及時,尿路感染會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因此我們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關于尿路感染的癥狀與護理方法吧。
病因和發病機制
1.病原微生物
尿路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細菌,極少數是病毒,真菌,衣原體及滴蟲等。單純性尿路感染與復雜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譜有所差異。單純性尿路感染病原菌譜中,75%為大腸埃希桿菌。復雜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譜中,大腸埃希桿菌不足50%,葡萄球菌屬、克雷伯菌屬、假單胞菌屬、沙雷菌屬和腸桿菌屬的細菌明顯增多。
2.發病機制
(1)感染途徑
上行感染占尿路感染的95%,多發生于尿道插管、尿路器械檢查及性生活后,全身抵抗力低下及尿流不暢者更易發生。其他的感染途徑包括血行感染,直接感染和淋巴道感染。
(2)機體的防御機制
正常機體具有多種防止尿路細菌感染發生的機制,包括尿道口、外陰分布的正常菌群,排尿和尿流,尿中Hamm-Horsfall 蛋白抑制細菌與尿路上皮上的受體結合,尿中的低聚糖和免疫球蛋白,膀胱表面的粘多糖。
(3)細菌的致病力
僅僅能在尿路上皮固定、繁殖的細菌才能引起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發病的第一步是細菌粘附于尿路上皮,而細菌粘附是通過細菌的粘附素來完成的。
(4)尿路感染的基礎疾病/易感因素
尿路感染按其是否伴有基礎疾病/易患因素分為單純性(非復雜性)尿路感染和復雜性尿路感染。單純性尿路感染不伴有基礎疾病/易患因素;而復雜性尿路感染均伴有某些基礎疾病/易患因素。常見的基礎疾病/易患因素包括尿路畸形,腫瘤,結石,糖尿病,膀胱輸尿管反流,醫源性因素如留置導尿管,逆行性操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