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張口即見軟腭與咽后壁之間的粘連,懸雍垂多消失,此處后方常有通向鼻咽部的小通道,以彎探針從開口插入探查可了解通道的大小及疤痕向上擴展的情況,用手指從口內觸摸可大致查知粘連的范圍及瘢痕的厚薄,鼻腔有較多的分泌物,前鼻孔放置少許棉花可探知鼻咽有無通道存在,如軟腭與咽后壁之間有小孔,可以間接鼻咽鏡檢查,了解鼻咽疤痕粘連的范圍及程度。
1、局部癥狀:兒童因腺樣體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發生耳鼻咽等癥狀。表現為睡眠時張口呼吸,舌根后墜常有鼾聲,夜寐不寧,鼻分泌多,說話時有閉塞性鼻音,語音含糊。因長期張口呼吸,致使面骨發育障礙,上頜骨變長,硬腭高拱,牙列不整,上切牙外露,唇厚,面部缺乏表情,有癡呆表現,形成“腺樣體面容”。吞咽與呼吸之間共濟運動失調,常發生嗆咳。分泌物下流刺激呼吸道粘膜,易患氣管炎。因咽鼓管受阻易引起非化膿性中耳炎致吸力減退,鼓膜內陷。
2、全身癥狀:常有全身營養及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慢性中毒反射性神經癥狀,如表情遲鈍、胸悶不安、肺擴張不好,日久致雞胸或扁平胸。少數由于慢性鼻阻,長期缺氧而出現肺心病,甚至急性心衰。檢查見腺樣體面容,硬腭高而窄,后鼻鏡檢查可見鼻咽頂有粉紅色,分葉狀淋巴組織塊,鼻咽部觸診可觸及柔軟腫塊,必要時可作X線鼻咽側位片,有助診斷。
1、患兒張口呼吸,有時可見“腺樣體面容”。
2、口咽檢查,硬腭高而窄,常伴有腭扁桃體肥大。
3、前鼻鏡檢查,充分收縮鼻腔粘膜后進行檢查,可能在鼻咽見到紅色塊狀隆起。
4、纖維鼻咽鏡檢查,在鼻咽頂部和后壁可見表面有縱行裂隙的分葉關狀淋巴組織,象半個剝了皮的小桔子。常常堵塞后鼻孔三分之二以上。這是目前腺樣體檢查的最常用的方法。
5、觸診,用手指作鼻咽觸診,在鼻咽頂及后壁可捫及柔軟塊狀物。
6、X線鼻咽側位拍片,有助于診斷。
7、鼻咽側位片測量,可測量鼻咽氣道的阻塞程度。
8、CT軸位像可見鼻咽氣腔變形變窄,后壁軟組織增厚,密度均勻。
根據病史、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資料可以診斷。
鑒別診斷
(1)鼻咽癌:發病年齡較大,多有涕帶血絲史,CT檢查見咽后壁增厚的軟組織影,左右兩側多不對稱,咽隱窩不對稱性消失,咽旁間隙模糊,變窄甚至閉塞,可有顱底骨質破壞,
(2)咽后壁膿腫:多有咽部異物刺傷史,局部增厚的軟組織影較廣泛,可見于鼻咽,口咽,喉咽部椎前方,密度不均,可見低密度的膿腔影,膿腔內可見氣影,增強檢查可見膿腫壁較均勻的明顯強化,
(3)咽囊囊腫:位于左右兩側頭長肌間,圓形氣樣或液性低密度灶,邊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