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不能只憑心臟雜音確定,因雜音分生理性雜音(功能性),指心臟無病損的雜音;另一種為器質性雜音,說明心臟有損害的雜音。尤其新 生兒時期半數以上都有柔和的雜音,但以后確診有心臟病的(3個月以后)只占1/7。7~12歲兒童約30~40%心臟有雜音,青春期以后就會逐漸消失了。 所以對于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必須結合病史、體格檢查、調光檢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方能確定診斷,必要時(手術前)還需進一步做心血管造影,心導管檢查 等等。
可以引起胎兒心臟發育障礙的因素很多。母親懷孕第2周胎兒心血管系統開始發育,心臟由一個直管道逐漸發育成四個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如果在這段時期遇到一些不良刺激,就可能障礙胎兒心臟的正常發育,導致心臟畸形。
如果在母親懷孕早期(2個月內)患流行性感冒、風疹、腮腺炎、柯薩奇病毒感染等疾病,就可引起胎兒宮內感染,導致心臟畸形。母親服用鎮靜劑、四環素 類藥、抗癌藥或母親患糖尿病、高血鈣以及其它慢性疾病引起宮內缺氧,并與放射性物質接觸等都可使小兒患先天性心臟病。因此母孕期必須避免這些不利因素的發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