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水腫是顱內疾病和全身性系統疾病引起的繼發性病理過程,同時腦水腫常引起或加劇顱內壓增高,所以臨床表現往往與原發病變的癥狀重疊,并使其加重。
㈠細胞毒性水腫
細胞毒性水腫是缺血性腦水腫的主要表現類型。其機制是缺血缺氧引起能量依賴離子泵衰竭。
此型腦水腫的特點是:①腦組織中的所有細胞成分(神經元、膠質和內皮細胞)均有腫脹,以膠質細胞最明顯; ②水腫液主要積聚于細胞內,細胞外間隙不擴大或容量減小;③無血管損傷, 血腦屏障相對完整;④水腫液不含蛋白質,鈉和氯化物含量增加,其濃度與血漿顯著不同, 具有血漿超濾液的特征;⑤單純細胞毒性水腫CT檢查無腦組織密度改變。
㈡血管源性水腫
腦缺血初期多為細胞毒性水腫:如缺血持續存在或腦受壓不能解除,病灶區的血腦屏障被破壞,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漿成分和水分子外溢而發展為血管源性水腫,在血管源性水腫發生后,內皮細胞機能的完整性受到破壞,血管內皮細胞膜上的致密接合處開放和內皮細胞膜上的飲液小泡(pinocytic vesicles)數量增加,飲液小泡對水分和血漿大分子的攝取和輸送加速。
該型腦水腫的特點是:①腦細胞內水和鈉含量增加,K+和氯無變化或變化較小;②細胞外液腔擴大,細胞外液體容量增加,主要為含血漿蛋白的液體充填;③腦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血腦屏障破壞時血漿中的大分子(如血漿蛋白及血漿蛋白綜合物等) 的滲透性增高;④水腫以白質為主,其中星形細胞變化最明顯;⑤CT表現為水腫密度增高。
㈢間質性腦水腫
間質性腦水腫系伴發于腦積水的以腦室周圍內質為主的一種腦水腫類型,又稱腦積水性腦水腫。在卒中病人中,此型腦水腫多并發于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室周圍出血或腦內出血、小腦或腦干的出血或梗塞引起的阻塞性腦積水。大腦半球的缺血或梗塞,由于不引起腦室系統的阻塞,故不發生此型腦水腫。
㈣混合性腦水腫
1、缺血性腦水腫
少數作者將腦缺血后引起的腦水腫另分為一類缺血性腦水腫,它實際上是一種混合性腦水腫,此型腦水腫以細胞毒性水腫開始,后期出現血管源性水腫。在腦梗塞發生后數分鐘,梗塞區內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與血管周圍的膠質細胞即開始腫脹。由于膠質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的持續腫脹,也會引起血腦屏障破壞,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此時已由開始的細胞毒性水腫過度到血管源性水腫。由于膠質細胞和神經細胞的破壞,壞死后的分解產物又引起梗塞區內滲透性增高,促使水分潴留,因而腦水腫進一步加劇。
2、腦出血性腦水腫
不是單一類型的,早期是細胞毒性的; 當血腫形成以后大腦半球移位時,以血管源性為主;當腦積水時又合并間質性水腫;后期由于Na+離子降低,又可引起滲壓性腦水腫。
總之,腦水腫患者在嚴重情況下,過度累積的腦脊液可能壓迫腦部使穿越枕骨大孔的延髓受損,導致死亡。因此,盡早發現腦水腫,采取相應的措施,預防腦脊液過度的積累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