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機體內部的某些條件或狀況適合外界環境中致癌物質的作用,這些人群就具備了腫瘤發病的內因。包括精神因素、內分泌失調、免疫缺陷與遺傳因素等。約有60%的癌癥患者在發病前有明顯的精神創傷史。內分泌紊亂可能與乳腺癌、前列腺癌發病有關。先天性免疫缺陷或長期應用免疫抑制藥的人群中,腫瘤的發病率較高。
遺傳因素與癌的發病有密切關系,如患有錯構瘤病綜合征、遺傳性皮膚病、染色體脆弱綜合征等,遺傳病者約10%發生惡性腫瘤,一些致癌外因誘發腫瘤時也都通過遺傳因素起作用。
外界腫瘤的病因因素是引起癌癥的重要刺激因素,大約80%~90%的癌癥是由環境因素引起的。已知致癌因素有化學、物理、生物營養等幾種,較重要的有以下幾項:
①吸煙與被動吸煙。肺癌病人中吸煙者是不吸煙者的10倍;吸煙者肺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口咽癌的發病率也比不吸煙者高。吸煙量與癌癥發病關系尚不明確;即使接觸煙草的煙霧量不大也會發生癌癥。近年來還發現經常生活在嗜煙者煙霧環境中的不吸煙者,發生癌癥的機會也多。
②職業因素。因長期接觸煤焦油、芳香胺或偶氮染料、亞硝胺類化合物等而致的職業性癌,可占全部癌癥的2%~2%。職業性癌一般有相當長的潛伏期,發生在皮膚、泌尿道、呼吸道等部位的職業性癌較常見。
③放射線及紫外線。電離輻射(X射線γ射線)所誘發的癌癥約占全部癌癥的3%,紫外線照射可誘發皮膚癌或惡性黑色素瘤。
④膳食。人類的飲食結構和習慣與消化道癌關系密切。膳食中脂肪過多易誘發乳癌、大腸癌;水果和蔬菜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病;有些食品添加劑具有致癌作用;腌熏食品和一些蔬菜、肉類、火腿、啤酒中可能含有致癌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含有黃曲霉毒素的食品與肝癌發病可能有關。
⑤藥物。治療癌癥的各種抗腫瘤藥特別是烷化劑,本身也具有致癌作用;此外某些解熱鎮痛、藥抗癲癇藥、抗組胺藥激素類等與癌癥的病因有關。
⑥寄生蟲與病毒。血吸蟲病可引起膀胱癌;中華分枝睪吸蟲可引起膽管癌。目前已知遷延性乙型肝炎所致的肝硬變患者容易發生肝癌;單純皰疹病毒與宮頸癌的發病有關。許多病毒可以誘發動物腫瘤,但在人類尚缺乏直接證據。
了解腫瘤的病因學,有助于去除致癌因素,阻斷癌變環節,預防腫瘤的發病。
腫瘤不屬于遺傳病。但有些惡性腫瘤確有遺傳性,如人群中存在有高發乳癌、胃癌、結腸癌等家族。另外有些腫瘤如視網膜母細胞瘤、伯基特氏淋巴瘤等,有明顯的遺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