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電圖
1、體表心電圖
是心律失常診斷的最主要手段。
2、食管心電圖
可以清晰描記P波,對12導聯心電圖P波記錄不清楚的患者,很容易獲得P波信息,有助于正確診斷。
3、心電圖監測
為克服心電圖描記時間短,捕捉心律失常困難的缺點,人們采用心電圖監測的方法診斷心律失常。
4、體表His電圖
采用心電的濾波和疊加等方法,記錄到的His電圖,能幫助分析心房、His束和心室電圖的相互關系和順序,輔助復雜心律失常的診斷。
5、體表心電圖標測
采用數十個體表電極同時記錄心臟不同部位的心電圖,便于分析心律失常的起源點以及傳導順序和速度的異常,尤其對異常通道的診斷有價值。 (6)信號平均心電圖(signal averaged ECG)又稱高分辨體表心電圖(high resolution body surface ECG),可能在體表記錄到標志心室肌傳導延緩所致局部心肌延遲除極的心室晚電位。心室晚電位的存在為折返形成提供了有利基礎,因而記錄到心室晚電位的病人,其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和猝死發生的危險性相應增高。
二、心臟電生理
臨床電生理研究是采用心臟導管記錄心臟內各部位心電圖,并且用脈沖電刺激不同部位心肌組織的一種心律失常研究方法。是有創性電生理檢查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了解正常和異常心臟電活動的情況,對復雜心律失常做出診斷,并且判斷心律失常的危險程度和預后,以及協助選擇治療方法和制定治療方案。這種方法可以十分準確地反應心臟電活動的起源和激動的傳導順序,對于臨床診斷困難或用其他方法無法發現的心律失常有著非常重要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價值。
三、運動試驗
可能在心律失常發作間歇時誘發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間歇發作心律失常的診斷。抗心律失常藥物(尤其是致心室內傳導減慢的藥物)治療后出現運動試驗誘發的室性心動過速,可能是藥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現。
四、其他檢查
心室晚電位、心電圖頻譜分析、心室率變異分析、運動心電圖和傾斜試驗都有助于復雜或某些特殊心律失常的診斷。此外,超聲心動圖、心臟X線、ECT、CT和MRI等對于器質性和非器質性心律失常的診斷有著不可低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