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滑肌瘤可由血管平滑肌、立毛肌及乳房或陰囊的平滑肌發生而來。發病可能與遺傳有關。
一、平滑肌瘤的主要類別及病因
(一)子宮平滑肌瘤的病因
子宮平滑肌瘤簡稱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常見于30~50歲婦女,20歲以下少見。
1.性激素及其受體
現代醫學認為子宮肌瘤為激素依賴性腫瘤。子宮肌瘤好發于生育年齡,青春期前少見,絕經后萎縮或消失。研究認為雌孕激素協同促進肌瘤生長。主要機制可能是卵泡期雌激素上調了子宮平滑肌上的雌孕激素受體,隨后孕激素在黃體期促進肌瘤的有絲分裂活動,從而刺激了肌瘤的生長。
2.遺傳因素
細胞遺傳學研究顯示:25%~50%的子宮肌瘤存在細胞遺傳學的異常,包括12號染色體和17號染色體片段互換,12號染色體重排及7號染色體部分缺失等。
3.細胞因子與細胞外介質
子宮肌瘤中有多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表達水平升高,它們被認為是子宮肌瘤形成過程中卵巢性激素上調的介質或效應器,但是也不能排除有一種或多種生長因子初級調節異常的可能。子宮肌瘤通常含有過多的細胞外介質,其中主要含有成纖維細胞及其產生的膠原蛋白I型和III型等,肌瘤細胞與成纖維細胞以及各種生長因子發生相互作用,為肌瘤形成和生長提供了適宜的微環境。
(二)胃平滑肌瘤的病因
胃平滑肌瘤是起源于平滑肌組織(多源自胃壁環肌或縱肌),少數起自黏膜肌層的良性腫瘤。好發于胃底、胃體,小彎側較大彎側多見,后壁較前壁為多。
(三)食管平滑肌瘤的病因
食管平滑肌瘤發病原因尚不清楚,發生于食管固有肌層,也可來自食管壁內的血管肌層和迷走的胚胎肌組織,對食管微小平滑肌瘤的研究顯示約74%平滑肌瘤起源于內環行肌,18%起源于黏膜下肌層,8%起源于外縱行肌,腫瘤呈膨脹性向腔內,外生長,97%腫瘤為壁內生長,2%向縱隔生長,1%腫瘤突入食管腔,帶蒂如息肉,起源于內環行肌的平滑肌瘤多沿食管長徑在肌肉內生長,因黏膜和黏膜下層阻力低而向腔內突出,起源于黏膜下肌層的平滑肌瘤則更易突入腔內,甚至呈息肉狀,起源于外縱行肌的平滑肌瘤可向食管外生長,有時被誤認為縱隔腫物。
二、平滑肌瘤的發病機制
平滑肌瘤由平滑肌細胞組成,這些細胞大都是長梭形或略顯波紋狀,常平行排列。胞核位于中央端鈍,胞質豐富,含有縱向的原纖維。位于皮下組織內的平滑肌瘤常有包膜,位于真皮內者雖然界限清楚,但一般無包膜。血管平滑肌瘤常有完整包膜,瘤內含有很多較大的血管,這些血管不含彈力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