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疫苗是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血清中的表面抗原做成的乙肝疫苗,故稱血源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疫苗。于血源受限,在生產操作過程中對工人及環境不利,故國內外都停止了生產,用基因重組疫苗取代。
基因工程疫苗或稱基因重組疫苗,是用基因重組技術把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基因片段插入酵母或哺乳動物細胞的基因中,在體外培養增殖過程中組裝或分泌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然后把表面抗原收集起來,提純之后做成乙型肝炎疫苗。因為在這種原材料中不含有乙型肝炎病毒,不造成對人及環境的污染,又能大規模的工業化培養酵母和細胞,所以原材料來源方便,疫苗價格也會隨著生產的擴大而下降。
我國當前已能大規模生產酵母和中國倉鼠卵巢細胞分泌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重組疫苗,分別稱酵母重組和CHO(中國倉鼠卵巢細胞)重組疫苗,免疫效果比同劑量的血源疫苗優良,并且十分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接種乙肝疫苗后,體內產生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抗體,簡稱表面抗體(抗-HBs),可以有效防止乙肝病毒的感染,此外,丁型肝炎病毒(HDV)是缺陷型病毒,和乙肝病毒具有共同的表面抗原,只有在乙肝病毒復制的細胞內才能感染和復制,因此接種乙肝疫苗在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同時也就預防了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從而也就預防了丁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