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腎病,必須十分重視飲食。在日常生活中,腎病患者會遇上許多飲食上的疑問,在這里總結了腎病患者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得了腎病要禁忌“發物”嗎
腎臟病大多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與過敏相關。所謂“發物”,就是指過敏性食物。自古以來傳說豬頭肉、老鵝、公雞、魚蝦是“發物”,實際上竹筍、萵苣、菠菜、大蔥、蒜……甚至青菜也可能是“發物”。“發物”因人而異。牛奶對普通人來講不是“發物”,極個別的人一吃牛奶就腹痛腹瀉,那么牛奶就是“發物”。因此,對腎病患者來說,到底有沒有“發物”是需要在實際生活中體驗探討的。其判別方法,只要一進食就立即發生皮疹、搔癢、腹痛腹瀉、水腫或蛋白尿、血尿等加重者,那么該食物對此人就是發物。
食物有寒涼溫熱區別嗎
執照中醫理論,大部分食物有寒涼溫熱區別。腎臟病患者如表現為發熱、口渴、溲赤、便秘、舌紅苔黃膩,屬陽熱證,宜寒涼食物,如豬肉、鴨肉、綠豆、芹菜、黃瓜、苦瓜、菊花腦、馬蘭頭、青菜、麻油等;如表現為畏寒、四肢不溫、小溲清長、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屬陰寒證,宜進溫熱食物,如羊肉、狗肉、麻雀肉、辣椒、韭菜、大蒜、生姜、八角、茴香、花椒、桂皮等。
腎病患者能吃肉食嗎
中醫歷來認為藥物是用來治病的,食物是用來補益身體的。食物包括大米、面粉等主食,配合魚肉、蔬菜、水果等,缺一不可。腎功能減退屬于中醫虛勞病范疇,中醫治療虛勞強調使用血肉有情之品。所謂血肉有情之品就是指動物類食物,有魚、肉、蛋、奶等。這跟西醫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
腎病患者吃豬腎有益嗎
中醫古代曾有以“以臟補臟”說,即主張腎病患者可服用豬腎、牛腎、羊腎等。但“以臟補臟”說法并不正確。
清代著名醫學家王孟英斷然否定腎病患者吃豬腎有益,指出“諸病皆忌”。現代科學已經認識到豬腎內膽固醇與嘌呤含量過高,這對于大多數腎病患者是不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