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微博,讓愛吃火鍋的親們忐忑不安——四川一位叫李秀敏的女子一覺醒來,身體右側不能動了,語言能力退化到幼兒般的水平,說這和她長期吃火鍋有關。
李秀敏今年47歲,以前在火鍋店工作,基本上一天一頓吃火鍋,在家也常做火鍋吃,平時未檢查出重大疾病,出事后只能說些簡單的雙音節詞語,比如把“被子”說成“被被”、“水杯”說成“水水”等。
浙醫二院神經科張寶榮主任說,這其實是典型的中風病人——右側偏癱。
“語言中樞在大腦左側,日常用語就存儲在這個區域里,如果這個存儲區域出了問題,就會失去語言能力。”張寶榮主任說,李秀敏的癥狀應該叫“不完全命名性失語”(完全命名性失語就一個字都說不出了),對智商和記憶能力影響不大,通過綜合治療和教學能夠恢復。
這樣看來,李秀敏的失語癥其實是中風引起的,那中風真的和常年吃火鍋有關嗎?
張主任說,理論依據不足。因為誘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說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血粘度增高、血小板增加、個人遺傳因素等等。
“一般火鍋都是高油脂的,長期、頻繁地食用,會增加血液粘稠度,減慢血液流動速度,引發高血脂,而高血脂又是中風的一大誘因。但你如果平時一直吃得油膩,道理也是一樣的,也是增加風險的。”張主任說。
說到底,要吃得清淡,多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