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異物的出現常見于嬰幼兒出于好奇心或企圖解除陰道瘙癢等,將異物塞入陰道。然而誤入幼女陰道內的異物種類頗多,常見的有:發卡、火柴棍、花生米、玉米粒、黃豆、麥粒、自行車滾珠、香煙過濾嘴、小石頭、塑料筆帽、麻稈、別針、小母子扣、短塑料繩、玻璃安瓿、金屬香水瓶蓋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尤其是小兒。
陰道異物的預防
陰道異物在臨床上并非少見,陰道異物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國內幼女多見,也可見于精神病成人患者,國外正常成人婦女也時有發生。
對于有陰道出血,分泌物增多,陰道異物感及尿急尿痛的就診患者,尤其是幼女應認真查明病因,積極治療,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4~8歲最多,此期患兒開始接觸社會,獨立行動的機會較多,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強。針對以上特點,我們應指導家長平時更加注意加強防范,做到放手不放眼,隨時制止其冒險l生行為,防止意外發生,對孩子加強教育,加強辨別能力。
然而2~3歲的小兒,開始行走,與外界環境接觸逐漸增多,模仿力不斷增強 ,有時可因孩子的好奇心而自己將異物塞入陰道。
有些寶寶由于有外陰炎,造成外陰癢,因此會把小東西放入陰道內,如果發現寶寶總是抓撓外陰,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解除寶寶的不適。
當寶寶玩弄外陰時,要分散寶寶注意力,對于3歲以上的寶寶,要對寶寶說:“這個地方很嬌氣,不能動,會生病的。”
因此,向家長宣教,讓小女孩應早穿滿襠褲。同時家長應適當給予小兒早期性教育,可根據小兒的年齡、接受能 力,適當灌輸性知識,如告訴男孩與女孩的不同之處,不能在陌生人前掉褲子,不能隨便將異物塞入體內等。家長一旦發現陰道異物不要試圖自行取物,以免增加醫生取物的難度。
寶寶陰道異物如何急救
此時可嘗試向陰道內擠入少許開塞露,等5~10分鐘后再輕輕取出異物。如果不能成功取出,就應盡快上醫院。
專家解釋說,陰道是富有彈性的肌性管腔,其上端比下端寬闊,并且陰道黏膜有許多橫行皺襞,平時前后壁緊貼,因此一旦異物進入陰道就很難自行脫落。而且陰道黏膜很嬌嫩,異物表面一般都很粗糙,胡亂取都很容易導致陰道黏膜甚至宮頸損傷。另外,陰道前方毗鄰膀胱,后方緊貼直腸,取異物時一旦不慎,也很容易弄傷這些器官,因此,當發現異物在陰道內存留時間過長時,應請醫生幫忙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