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增生是指子宮內膜在炎癥、內分泌紊亂,或某些藥物的刺激下引起子宮內膜過度生長的一種疾病。引起的此病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大量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使子宮內膜增厚,所以子宮內膜增生極少發生在正常月經周期的女性身上。但是內源性雌激素和外源性雌激素也會導致子宮內膜增生。
1.內源性雌激素
(1)不排卵:在青春期女孩、圍絕經婦女、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某個環節失調、多囊卵巢綜合征等,都可有不排卵現象,使子宮內膜較長期地持續性受雌激素作用,無孕激素對抗,缺少周期性分泌期的轉化,長期處于增生的狀態。北京協和醫院41 例40 歲以下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中,其內膜除了有灶性不典型增生以外,其他內膜80%以上無分泌期;基礎體溫測定結果70%為單相型。故大多數患者無排卵。
(2)肥胖:在肥胖婦女,腎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經脂肪組織內芳香化酶作用而轉化為雌酮;脂肪組織越多,轉化能力越強,血漿中雌酮水平越高,因而造成持續性雌激素的影響。
(3)內分泌功能性腫瘤:內分泌功能性腫瘤是罕見的腫瘤,但在北京協和醫院的研究統計中屬內分泌功能性腫瘤的占7.5%。垂體腺的促性腺功能不正常,卵巢顆粒細胞瘤也是持續性分泌雌激素的腫瘤。
2.外源性雌激素
(1)雌激素替代療法(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ERT):圍絕經期或絕經后,由于雌激素缺乏而有更年期綜合征,同時尚可能有骨質疏松、血脂代謝異常、心血管變化、甚至腦細胞活動的改變等。因而ERT 逐漸被廣泛應用,并已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ERT 單有雌激素,會刺激子宮內膜增生。單用雌激素一年,即可有20%婦女子宮內膜增生(Woodruff 1994),而ERT 的應用,常常是經年不斷,甚至直到終生,長期如此,如若不同時聯合應用孕激素,將有嚴重內膜增生,甚或子宮內膜癌的發生。
(2)他莫昔芬的應用:他莫昔芬(Tamoxifen TAM)有抗雌激素的作用,故被用于絕經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在雌激素低的條件下,TAM 又有微弱的類似雌激素的作用,故長期服用TAM,也可使子宮內膜增生。Cohen(1996)報道164 例絕經后服用TAM 者,有20.7%發生內膜病變,內膜病變發生率與服用TAM 的期限有關。服用時間>48 個月者,30.8%有內膜病變,其中包括內膜單純性增生及復雜增生,并有個別內膜癌,因而,絕經后乳腺癌患者在服用TAM 期間,應對此倍加注意。Cohen(1996)組12 例乳腺癌在服用TAM 期間,同時用孕激素,全部病例內膜間質有蛻膜變。
溫馨提示:子宮內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變傾向,故被列為癌前病變。但根據長期觀察,絕大多數子宮內膜增生是一種可逆性病變,或保持一種持續性良性狀態。僅有少數病例在較長的時間間隔以后可能發展為癌,子宮內膜增生常見于35 歲以上中年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