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注意與以下病癥相鑒別
一、先天性巨結腸
1、簡介
先天性巨結腸(Hirschsprung′s discase)又稱腸管無神經節細胞癥(Agangliono-sis)。由于hirschsprung將其詳細描述,所以通常稱之為赫爾施普龍病(hirschsprung’s- Disease),是由于直腸或結腸遠端的腸管持續痙攣,糞便淤滯的近端結腸,使該腸這肥厚、擴張,是小兒常見的先天性腸道畸形。
2、臨床表現
患兒因病變腸管長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痙攣段越長,出現便秘癥狀越早越嚴重。多于生后48小時內無胎便排出或僅排出少量胎便,可于2~3日內出現低位部分甚至完全性腸梗阻癥狀,嘔吐腹脹不排便。痙攣段不太長者,經直腸指檢或溫鹽水灌腸后可排出大量胎糞及氣體而癥狀緩解。
3、鑒別要點
直腸測壓取活檢可以鑒別。
二、機械性腸梗阻
1、簡介
由機械性阻塞導致腸內容物通過完全受阻或嚴重障礙。
2、臨床表現
(1)腹痛集中于臍周或上腹部,若疼痛嚴重而固定,則可能已發生絞窄。
(2)在小腸梗阻時嘔吐發生較早,大腸梗阻時則較晚。
(3)在完全性腸梗阻可發生便秘,但部分梗阻時可發生腹瀉.約25%的小腸梗阻患者可發生絞窄性梗阻,并在6小時內發展為壞疽,它突出表現是腹痛開始或數小時內進展成為嚴重的固定疼痛.。
3、鑒別要點
如果梗阻病變是癌腫或憩室炎,則腹部平片可顯示病灶近端的結腸擴張。
為確定梗阻的部位應進行內鏡或鋇劑灌腸檢查。若采用,內鏡檢查應先于鋇劑灌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