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最常見的先天畸形,發病率為1/300。對于尿道下裂的治療,需要根據尿道開口的位置而選擇治療。下面山東東方男科醫院生殖整形專家給出了詳細介紹。
尿道下裂怎么形成的?
正常情況下,當胚胎第7周后尿道皺壁自尿道近端逐漸向龜頭端融合成一管形即尿道,這一過程有賴于胚胎性腺分泌的雄性激素,也取決于胚胎尿道溝及皺壁對寒酮的反應。當尿道皺壁形成管形發生障礙時即導致尿道下裂。另外,尿道開口處的間質組織不發育,形成一扇形的纖維索,圍繞尿道外口并延伸和嵌入龜頭。
尿道下裂的癥狀新生兒和嬰幼兒幾乎沒有任何癥狀,青少年、成人常訴尿線彎曲,尿呈噴霧狀,阻莖彎向腹側,妨礙性生活。會陰型、陰莖陰囊型需蹲下排尿,并常引起不育,另外,因陰莖腹側皮膚少,陰莖呈鉤狀,尿道外口可呈狹窄,應仔細檢查,如有尿道狹窄需行尿道口切開術。尿道下裂常并發睪丸下降不全,應仔細檢查陰囊內是否有睪丸。
尿道下裂診斷尿道下裂的診斷并不困難,可以根據癥狀和體征作出診斷。但是,任何類型的尿道下裂都認為是女性化的征象,對陰莖陰囊型和會陰型尿道下裂應仔細檢查需與腎上腺性征異常癥、真兩性畸形相鑒別。尿道下裂的新生兒不應行包皮環切術。因為,以后包皮將用來重建尿道。
尿道下裂需要做哪些檢查?
實驗室X線、內窺鏡檢查:陰莖陰囊型和會陰型的尿道下常并發陰囊分裂,外生殖器官性別難定所以應行口腔頰粘膜涂片和染色體核型檢查,以確定性別。尿道鏡和膀胱鏡可了解男性內一殖器官的發育情況;排泄性尿路造影可以了解是否合并重復腎及輸尿管的先天性畸形對于尿道下裂病人排泄性尿道造影可列為常規檢查。然而,對于龜頭型尿道下裂的價值不大因為這些病人上尿路畸形的發病率并不比常人高。
臨床驗證,在幼年即完成治療可消除患者的心理影響,但因為孩子年齡小造成陰莖小,操作困難,故手術失敗的機率增加,因此宜采取分期手術,即在幼時先切除纖維索,糾正下屈畸形、待陰莖發育后再行二期尿道成形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