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診斷在迷走血管源性腎積水的診斷中有什么價值?所謂腎積水是指當尿路梗阻時,腎臟分泌的尿液排出受到障礙,積聚在腎臟內,時間長久后,腎盂都擴張稱腎積水。嚴重腎積水會造成腎盂、腎盞內壓力上升,結果會影響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影響腎臟功能,而且腎實質也會逐步受壓萎縮。對腎積水的診斷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超聲是被公認的診斷尿路梗阻的首選方法,對腎積水的診斷、治療有重要臨床意義。超聲診斷在迷走血管源性腎積水的診斷中有什么價值?
超聲診斷在迷走血管源性腎積水的診斷中的價值
胚胎發育時期,若較低位的血管不退化消失,則形成腎有額外多余的血管。出生后,腎臟的血供絕大部分是由腹主動脈發出的腎動脈經腎門人腎。腎動脈最常為每側各有1條,但在不少個例中有額外腎動脈的出現。凡不經過腎門入腎的腎動脈均稱為腎副動脈,亦稱為腎迷走動脈。腎迷走動脈可以一側出現,也可以雙側出現。以起自腎動脈本干及其分支者最多,起自腹主動脈者次之,還有少數起自腎上腺中下動脈、膈下動脈、睪丸動脈、腸系膜上下動脈等。
腎迷走靜脈的出現率遠較迷走動脈少,多數的腎迷走動脈不伴有腎迷走靜脈。經腎盂前方或后方進入腎下極的迷走血管可機械性地壓迫和牽拉輸尿管腎盂連接部,使尿液流通受阻,使局部輸尿管扭曲轉折,而出現腎積水。這種積水多為輕中度積水。臨床工作中,通過靜脈腎盂造影、逆行腎盂造影、經皮穿刺腎盂造影等方法先明確輸尿管狹窄部位,再結合血管造影,可以明確腎迷走血管的存在繼而判斷血管與狹窄部位的確切位置關系,從而明確診斷,但該方法有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