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孩子只要有一點頭疼腦熱,家長們都會擔驚受怕好幾天,更何況是小兒顱內感染這樣嚴重的疾病。但其實上小兒顱內感染是并非想象中的那樣可怕,只要大家能夠了解其病因及治療方法,完全可以從容應對,不過這些必須在及時診斷的基礎之上才能達到。
CT診斷小兒顱內感染的價值
CT對診斷小兒顱內感染的意義
CT和MRI相繼問世后,對顱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是一重大突破,特別是對顱腦外傷、腦血管性病變、顱內腫瘤、先天性腦發育不全性等疾病,有著其他檢查不能代替的決定性的診斷價值,對顱內感染性疾病也有極其重要的影像診斷和指導治療及預后判斷價值。我院CT機投入使用以來,所做的頭部CT病人多為腦外傷和腦血管病變,所遇顱內感染性疾病為數不多。現就對筆者所遇28例顱內感染性疾病的CT表現、診斷和復查過程作一回顧性分析,以供參考。
小兒顱內感染發病早期(1~3天),CT平掃多無陽性發現,需做CT增強方可發現,當臨床上高度懷疑顱內感染時,不能僅憑一次CT平掃為陰性就排除對本病的診斷,需做CT增強或近期CT復查,因為CT增強對顱內感染的早期檢出極有價值。
只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能提高本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后遺癥的發生率。許多顱內感染的CT表現都相同和類似,單純的CT檢查有時難以確定其病原,必須緊密結合臨床和多次CT復查前后比較,才能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顱內感染性疾病的臨床 各種各樣的感染均通過血腦屏障侵犯腦組織。理論上,由于腦膜的屏障作用,一般感染不易擴展到腦實質,僅停留于腦膜或腦實質局部的某一部分,加之現代醫療條件的好轉和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顱內感染的概率,所以在顱腦CT檢查中,發現顱內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甚小。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顱內感染也不時發生,一旦發生顱內感染,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如:發熱、頭痛、畏光、頸痛、厭食、惡心、嘔吐、局部神經和精神癥狀、癲癇、煩躁不安、顱內高壓癥狀、精神紊亂、昏迷等。查體發現有陽性體征者,均應高度懷疑為顱內感染,此時除進行相應的化驗檢查外,還須進行顱腦CT檢查,以了解腦膜、腦實質和腦脊液循環系統的病理變化及病變部位,因為目前也只有CT和MRI才能直觀地了解腦膜、腦實質、腦脊液循環系統的病理變化及病變部位,所以CT和MRI相繼問世后,對顱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轉歸的直接影像觀察是一重大突破。
CT平掃有利于病灶區周圍水腫、出血、鈣化和腦脊液循環系統改變的檢出;CT增強有利于顯示血腦屏障、室管膜、腦膜、腦膿腫包膜、腦結核瘤;特別是大劑量增強掃描,更有利于一些小病灶的顯示,所以在診斷本病時平掃和增強要根據情況靈活或聯合運用,不可偏廢。對于腦膿腫病人,可在CT引導下進行穿刺治療。
CT復查在顱內感染性疾病中尤為重要,有利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轉歸的判斷,便于指導治療。病情重、癥狀重的患者CT平掃早期即有改變;病情較輕,癥狀不重的患者,早期CT平掃多為正常,一般需3天或更長時間CT平掃才有改變,此時需盡早做CT增強或多次CT復查才能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