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是一種很普遍的男科疾病,有著極高的發病率,多發于60歲以上的老年男性,嚴重威脅著眾多男性朋友的生殖健康。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藥物種類頗多,學會科學選擇、合理用藥是治愈的關鍵。那么選擇那種藥物治療前列腺增生,可以避免冤枉路呢?
藥物治療前列腺增生 千萬別走冤枉路
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藥物很多,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5α-還原酶抑制劑,有大家都熟悉的非那雄胺(就是保列治),以及舍尼通、滃瀝通、癃閉舒等。它們的主要作用機理大同小異,就是使前列腺的體積縮小。另一類是α-腎上腺受體阻滯劑。它的品種就比較多,主要有馬沙尼、高特靈、哈樂和齊索等。這些藥的作用是緩解前列腺尿道的阻力,區別主要在于對α受體的選擇性不同。
這兩類藥各司其職,在治療中發揮著不同的、同時又是相互協同的作用。這兩類藥各選一種就可以了。至于具體服哪一種藥,由醫生來決定。有的患者急于求成,恨不得藥到病除,重復服藥的現象屢見不鮮。如有的患者同時服用了保列治和舍尼通;有的患者既口服馬沙尼又服用哈樂。這么做,不僅造成藥物的浪費,還加重了藥物的不良反應。其實,治療前列腺增生癥最多只要吃兩種藥就夠了。藥吃得多了,就必然出現重復用藥的問題。
患者在服藥期間應定期復查,觀察藥物治療的效果。這既包括患者的主觀感覺,如服藥后排尿是否較前通暢,夜間排尿的次數是否較前減少,也包括一些由醫生進行的客觀檢查,例如,B超測定前列腺的體積、尿流率測定、剩余尿測定等。剛開始時,醫生會同時給患者服用5α-還原酶抑制劑和α-腎上腺受體阻滯劑兩種藥。
如果前列腺增生患者感到癥狀有所好轉,再經過檢查,證實排尿困難的客觀指標也開始有好轉,醫生一般會先停用α-腎上腺受體阻滯劑。然后,再繼續服用半年左右的5α-還原酶抑制劑。期間,還應該定期做經直腸的B超檢查,了解前列腺體積的變化、還有沒有剩余尿等問題。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主觀感覺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客觀指標。只有客觀指標顯示好轉,才能說明藥物治療是真正有效的。患者經藥物治療后,如果各項指標沒有得到改善,排尿困難的癥狀不見緩解反而加重,排尿次數(尤其是夜間)增多,出現急性尿潴留,或發現剩余尿量大于80毫升、最大尿流率小于10毫升/ 秒,或者發現合并膀胱結石、憩室、腫瘤及腎功能損害時,就應放棄藥物治療,接受手術治療。
溫馨提示:目前還有很多人認為出現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癥狀是一種生理老化的現象,而不是疾病。據調查,只有約1/3的病人會去求診,而其中通過正規渠道得到治療的病人更是屈指可數。許多中老年男性往往到了疾病晚期,甚至出現急性尿潴留時才去醫院求診,錯過了合理治療的良機,不得不通過手術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前列腺疾病防治270問》《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