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臨床上常見的肛腸疾病,是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病情嚴重時可導致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老年人是痔瘡的高發人群,那么,老年人的痔瘡是怎么引起的?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老年人的痔瘡是怎么引起的?
經常便秘
老年人由于胃腸功能減退,腸道蠕動速度減慢,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延長,腸道黏膜會過多吸收糞便內的水分,使大便變得干結,排出難度增加,易導致便秘。長期便秘會使直腸末端黏膜下靜脈叢內壓增大,導致血管擴張與屈曲,易誘發痔瘡。
腹腔內壓增高
腹腔內壓增高易誘發痔瘡。老年人由于常伴有多種慢性疾病,如肝硬化門脈高壓、心功能不全、盆腔腫瘤、排尿困難等均可使腹腔內壓增高,腹腔靜脈回流受阻,影響直腸靜脈血液回流,導致靜脈淤血引發痔瘡。
血液循環減慢
老年人?;加心X栓塞、腦出血等可導致肢體活動功能障礙的疾病,而長期臥床或久坐,導致血液循環速度減慢;同時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也會導致血管壁損傷,血管壁彈性減弱,也會影響血液循環,這些都會導致直腸靜脈血液回流不暢,誘發痔瘡。
慢性疾病
如長期營養不好的,體質虛弱,導致肛門括約肌松弛無力。長期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由咳喘造成腹壓上升,盆腔瘀血。慢性肝炎、肝硬變、腹瀉、結腸炎等均是肛腸疾病發生的誘因。
飲食原因
食品質量的精粗,蔬菜種類的變化與量的增減,蛋白質、脂肪、淀粉、纖維素等含量的多少,水分攝入情形,都能直接影響糞便成分,導致肛門盲腸疾病。
生理原因
結腸、盲腸為運送食品殘渣,存留糞便的主要器官,而食品經體內分解吸收后,殘渣中常帶有大量有害物質,長期滯留在結腸盲腸中,可引發腫瘤。
解剖原因
肛門靜脈系和腔靜脈系在盲腸下端,有許多靜脈叢和吻合枝,靜脈壁薄弱,對壓力的抵抗力減低,盲腸粘膜下組織疏松,有利于靜脈擴大曲張變形,容易形成痔。
溫馨提示
老年人是痔瘡的高發人群,所以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一旦得了痔瘡通過微創療法,可以徹底解除痔瘡等肛腸病痛帶來的困擾,且副作用最小。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才是最好的保健藥和治療法,愿每個人都能從運動中獲得健康和快樂。
【參考文獻:《痔瘡治療46法》《自動痔瘡套扎技術在痔病治療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