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會給產婦及胎兒帶來很大的危險,甚至會給他們帶來生命危險,因此我們應注意及時做好防范措施,孕婦要定期產檢,規避容易誘發早產的因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遺傳因素、孕期感染等因素都要注意做好防范,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介紹一下關于早產的常見因素是什么。
1、生活方式
吸煙,營養不良,孕期體重增加少及使用可卡因或乙醇等對早產及胎兒生長受限起重要作用,尤以孕期體重增加少為重要,孕期體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孕婦的營養狀況,蘇州人民醫院報告孕25~30周,30~36周二階段中孕婦體重增加≤0.27kg/周者,早產率為47.22%,而>0.27kg/周者,早產率降為18.75%(P<0.01),國外有學者調查了孕期進餐次數對早產的影響,最佳飲食模式定為每天三餐加2次或以上點心,進餐次數少與早產有關,酗酒不僅引起早產,而且明顯增加早產兒腦損傷的危險,美國每年因吸煙引起3.2萬~6.1萬的低出生體重兒出生,孕晚期性交過頻可致早產,因精液中前列腺素分泌較多或陰道出血而引起子宮收縮,其他因素包括孕婦年齡過小(<18歲),過大(>40歲),體重過輕(<45kg=,身材過矮(身高<150cm=及強體力勞動者。
2、心理因素
許多學者研究發現心理緊張與早產有直接關系,如家庭不和睦,厭惡小孩,經濟條件差等均可嚴重影響孕婦的情緒,其機制可能與促腎上腺激素釋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介導胎膜胎盤組織前列腺素釋放有關。
3、遺傳因素
既往的早產史與以后的早產明顯相關,1995年Kristensen等對丹麥婦女13967次妊娠的分析結果與此幾乎一致,有早產史的婦女不僅自己有早產復發的危險,而且這種危險還傳給其子女,Wang(1995)和Poller(1996)等發現早產有家庭聚集現象,另外早產有種族差異,同等社會經濟狀況黑人較白人早產率高50%,所以認為早產與遺傳有關。
4、孕期感染
(1)絨毛膜羊膜感染:是早產的十分重要原因,感染主要源于宮頸,陰道的微生物,部分來自宮內感染,病原體包括需氧菌及厭氧菌,沙眼衣原體,支原體等,關于感染引起早產的機制研究很多,現在認為感染引起早產是由于細菌內毒素刺激胎膜產生的細胞因子促發的,早產有關的細胞活性因子包括IL-1,TNF,IL-6,羊水中的血小板激活因子對細胞因子的激活有增強作用,而血小板激活因子是由胎肺及胎肝產生,因此胎兒對細菌感染引起的早產似乎有促進作用,這可能有利于胎兒從感染環境中解救自己。
(2)非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如腎盂腎炎,肺炎,瘧疾,流感等的發熱反應,能夠激活前列腺素的活性引起宮縮。
5、胎膜早破
早產中57%是發生在胎膜早破之后,尤其是胎膜早破后并發感染者,早產發生機會更大。
6、胎兒畸形
早產兒出生缺陷率為3.05%,其中致命性畸形占73.41%。
7、子宮異常
(1)子宮畸形:如單角子宮,雙子宮,子宮縱隔等,因發育不良,宮腔過小或形態不規則而發生流產或早產。
(2)子宮過度膨脹:如雙胎或多胎,羊水過多均可使宮腔壓力增加,以致提早臨產而發生早產。
(3)宮頸內口關閉不全:在先天性宮頸發育不良患者及各種原因引起宮頸損傷或撕裂者,宮頸括約肌樣功能弱,孕中期以后,在峽部延伸而形成子宮下段的過程中,宮頸內口松弛或宮頸結締組織的連續性受到破壞,而羊膜腔內壓逐漸增加,宮口被動擴張,羊膜囊自宮頸管膨出而露于宮頸外口,最終因感染及宮腔內壓增加導致胎膜破裂而早產。
溫馨提示: 在對新生兒護理時,眼睛的護理需要非常小心,孩子出生時容易攜帶致病菌,尤其是眼部容易發生結膜炎,另外孩子還喜歡小手亂抓異物等,都較容易傷及眼部。一般情況下,可以用溫開水清洗眼部,如果結膜比較紅,可以用眼藥水點眼,每天3次。如果是抓傷,最好把指甲剪短并戴上薄手套,以防抓傷。
【參考文獻:《早產與早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