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無論是在身體素質還是在智力方面都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除了病理因素外,早產兒的媽媽幾乎都存在一種或多種不良生活習慣,例如:懷孕后暴飲暴食、猛吃補品造成營養過剩,并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懷孕前為保持身材拼命減肥而使孕期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不足以及維生素E、葉酸缺乏等都可導致早產率明顯增高。
一、孕婦方面
1、合并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縱隔子宮)、子宮頸松弛、子宮肌瘤。
2、合并急性或慢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腎炎或腎盂腎炎、急性闌尾炎、病毒性肺炎、高熱、風疹等急性疾病;心臟病、糖尿病、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高血壓病、無癥狀菌尿等慢性疾病。
3、并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4、吸煙、吸毒、酒精中毒、重度營養不良。
5、其他,如長途旅行、氣候變換、居住高原地帶、家庭遷移、情緒劇烈波動等精神體力負擔;腹部直接撞擊、創傷、性交或手術操作刺激等。
二、胎兒胎盤方面
1、前置胎盤和胎盤早期剝離。
2、羊水過多或過少、多胎妊娠。
3、胎兒畸形、胎死宮內、胎位異常。
4、胎膜早破、絨毛膜羊膜炎。
三、心理負擔可能導致早產
在臨床中,孕婦稍有不適就會擔心對孩子是否有影響。更有甚者,還經常擔心自己生產時會生個畸形兒、癡呆兒什么的,終日生活在恐懼之中。醫生明確指出,如今,大部分家庭都為獨生子女,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也越來越高,隨之出現的是孕婦的心理問題。孕婦的心理衛生是否健康,直接影響著胎兒、嬰兒的健康。
據介紹,人的情緒與大腦皮層、邊緣系統和植物神經關系密切。情緒的變化會引起生理上的變化,醫學臨床研究表明,許多疾病都與患者的情緒有關,而孕婦的心理狀態對胎兒的影響更為敏感。當孕婦的精神愉快、情緒和諧時,血液中有利于胎兒健康發育的激素和化學物質增加,胎兒的活動便更加有規律性,促進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相反,孕婦的情緒悲傷或恐懼,會使血液中增加有害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化學物質,引起腎上腺激素分泌過多,可能導致兒童頜發育不全形成腭裂。有的還可能會造成胎兒早產,甚至胎死腹中。
專家提醒,孕婦應做好孕期保健,定期孕檢及專家咨詢,必要時應找心理專家予以指導。另外,家庭、社會也應給予孕婦特殊關懷,尤其是丈夫家人的體貼、關心,能幫助孕婦的不健康的心理癥狀減輕或消除。孕婦本身也應做好自我調節,注意營養,充分休息,平時多散散步、聽聽音樂、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做一個快樂的“準媽媽”,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