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
依據口腔手術、昏迷嘔吐、異物吸入,急性發作的畏寒、高熱、咳嗽和咳大量膿臭痰等病史,結合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顯著增高,肺野大片濃密炎性陰影中有膿腔及液平面的X線征象,可作出診斷。血、痰培養,包括厭氧菌培養,分離細菌,有助于作出病原診斷。有皮膚創傷感染,癤、癰等化膿性病灶,發熱不退并有咳嗽、咳痰等癥狀,胸部X線檢查示有兩肺多發性小膿腫,可診斷為血源性肺膿腫。
(一)周圍血象血液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均顯著增加,總數可達2萬~3萬/mm3,中性粒細胞在80%~90%以上。慢性肺膿腫患者的白細胞無明顯改變,但可有輕度貧血。
(二)痰和血的病原體檢查痰液涂片革蘭氏染色檢查、痰液培養、包括厭氧菌培養和細菌藥物敏感試驗,有助于確定病原體和選擇有效的抗生素治療。血源性肺膿腫患者的血培養可發現致病菌。
二、鑒別
(一)細菌性肺炎:早期肺膿腫與細菌性肺炎在癥狀及X線表現上很相似。細菌性肺炎中肺炎球菌肺炎最常見,常有口唇皰疹、鐵銹色痰而無大量黃膿痰。胸部X線片示肺葉或段實變或呈片狀淡薄炎性病變,邊緣模糊不清,但無膿腔形成。其他有化膿性傾向的葡萄球菌、肺炎桿菌肺炎等。痰或血的細菌分離可作出鑒別。
(二)空洞性肺結核:發病緩慢,病程長,常伴有結核毒性癥狀,如午后低熱、乏力、盜汗、長期咳嗽、咯血等。胸部X線片示空洞壁較厚,其周圍可見結核浸潤病灶,或伴有斑點、結節狀病變,空洞內一般無液平面,有時伴有同側或對側的結核播散病灶。痰中可找到結核桿菌。繼發感染時,亦可有多量黃膿痰,應結合過去史,在治療繼發感染的同時,反復查痰可確診。
(三)支氣管肺癌:腫瘤阻塞支氣管引起遠端肺部阻塞性炎癥,呈肺葉、段分布。癌灶壞死液化形成癌性空洞。發病較慢,常無或僅有低度毒性癥狀。胸部X線片示空洞常呈偏心、壁較厚、內壁凹凸不平,一般無液平面,空洞周圍無炎癥反應。由于癌腫經常發生轉移,故常見到肺門淋巴結大。通過X線體層攝片、胸部CT掃描、痰脫落細胞檢查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確診。
(四)肺囊腫:繼發感染肺囊腫呈圓形、腔壁薄而光滑,常伴有液平面,周圍無炎性反應?;颊叱o明顯的毒性癥狀或咳嗽。若有感染前的X線片相比較,則更易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