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支氣管肺炎根據典型臨床癥狀,結合X線胸片所見,診斷多不困難,根據急性起病,呼吸道癥狀及體征,必要時可做X線透視,胸片或咽拭,氣管分泌物培養或病毒分離,白細胞明顯升高時能協助細菌性肺炎的診斷,白細胞減低或正常,則多屬病毒性肺炎。
小兒支氣管肺炎診斷檢查方法
一、血象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和分類計數對判斷細菌或病毒有一定價值,細菌感染以上指標大多增高,而病毒感染多數正常,支原體感染者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大多正常或偏高,分類以中性粒細胞為主,但在重癥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革蘭陰性桿菌肺炎,白細胞可增高或降低。
二、特異性病原學檢查
1、鼻咽部吸出物或痰標本
①病毒檢測
病毒性肺炎早期,尤其是病程在5天以內者,可采集鼻咽部吸出物或痰(脫落上皮細胞),進行病毒檢測,目前大多通過測定鼻咽部脫落細胞中病毒抗原,DNA或RNA進行早期快速診斷,
②細菌檢查
肺炎患兒的細菌學檢查則較為困難,由于咽部存在著大量的正常菌群,而下呼吸道標本的取出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其污染,因而呼吸道分泌物培養結果僅供參考,從咽拭或消毒導管吸取鼻咽部分泌物做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可提供早期選用抗生素的依據。
2、血標本
血和胸水培養陽性率甚低,如同時還有敗血癥的癥狀,應做血培養,病程相對較長的患兒則以采集血標本進行血清學檢查,測定其血清特異IgM進行早期快速病毒學診斷,病毒分離與急性期/恢復期雙份血清抗體測定是診斷病毒感染最可靠的依據,但因費時費力,無法應用于臨床。
3、胸腔積液檢查
出現胸腔積液時,可作胸穿,取胸腔積液培養及涂片檢查,一般有30%肺炎雙球菌肺炎病例。
4、其他
通過纖維支氣管鏡取材,尤其是保護性毛刷的應用,可使污染率降低至2%以下,有較好的應用前景,肺穿刺培養是診斷細菌性肺炎的金標準,但患兒和醫生均不易接受,最近Vuori Holopainen對肺穿刺進行了綜述評價,認為該技術有著其他方法無法比擬的優點,而且引起的氣胸常無癥狀,可自然恢復,在某些機構仍可考慮使用。
三、支原體檢測
支原體檢測與病毒相似,早期可直接采集咽拭子標本進行支原體抗原或DNA檢測,病程長者可通過測定其血清特異IgM進行診斷。
溫馨提示:小兒支氣管肺炎需與肺結核,支氣管異物,哮喘伴感染相鑒別,同時應對其嚴重度,有無并發癥和可能的病原菌作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