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起病緩慢,有頭痛、乏力、發熱、咳嗽、并咳少量粘痰。x線檢查肺部炎癥 呈斑點狀、片狀或均勻的陰影。白細胞總數可正常、減少或略增加。病程一般為1~2周。在免疫缺損的患者,病毒性肺炎往往比較嚴重,有持續性 高熱、心悸、氣急、紫紺、極度衰竭,可伴休克、心力衰竭和氮質血癥。由于肺泡間質和肺泡內水腫,嚴重者可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病毒性肺炎的診斷鑒別具體如下。
病毒性肺炎的診斷
一、病史、癥狀
起病緩慢,初期多有咽干、咽痛、噴嚏、流涕、發熱、頭痛、納差以及全身酸痛等上呼吸道癥狀,病變累及肺實質可有咳嗽(多為陣發性干咳 ),胸痛、氣短等癥狀,病史詢問應特別注意有無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情況。
二、體檢發現
體征多不明顯,有時可在肺下部聞及小水泡聲。
三、輔助檢查
(一) x線胸片
兩肺呈網狀陰影,肺紋理增粗,模糊,嚴重者兩肺中、下野可見彌漫性結節性陰影,實變者少見。
(二) 血液檢查
白細胞計數一般正常,也可稍高或偏低,繼發細菌感染時,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可增高。
(三) 病原學檢查
病毒培養較困難,不易常規開展,肺炎病人的痰涂片僅發現散在細菌及大量有核細胞,或找不到致病菌,應懷疑病毒性肺 炎的可能。
(四) 血清學檢查
急性期和恢復期的雙份血清,補體結合試驗、中和試驗或血清抑制試驗抗體滴度增高4倍或以上有確診意義。近年用血清 監測病毒的特異性igm抗體,有助早期診斷。免疫熒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酶標組化法,辣根過氧化物酶-抗辣根過氧化物酶法等,可進行病毒特 異性快速診斷。
病毒性肺炎的鑒別
1.細菌性肺炎
發病之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起病急驟,通常有高熱,體溫在數小時內可上升至39攝氏地~40攝氏度。胸部刺痛,隨呼吸和咳嗽加劇。咳嗽時咳鐵銹色或少量膿痰。常伴有惡心、嘔吐,周身不適和肌肉酸痛。其癥狀和體征可因感染病菌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2.病毒性肺炎
起病緩慢,頭痛、乏力、肌肉酸痛、發熱、咳嗽、干咳或少量粘痰。流感病毒肺炎開始為典型的流感癥狀,12~36小時內,呼吸增快,進行性呼吸困難、紫紺,可發生呼吸衰竭及休克,兩肺可聞及濕啰音或哮鳴音。
3.支原體肺炎
最初癥狀類似于流感,有周身不適,咽喉疼痛和干咳,隨著疾病進展,癥狀加重,可出現陣發性咳嗽,且咳嗽時有粘液膿性或有血絲的痰液。本病發展緩慢。急性癥狀一般持續1~2周,隨即逐漸恢復。但少數病人嚴重時引起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
4.真菌性肺炎
癥狀類似急性肺炎,發熱畏寒,咳白色粘液痰,有酵母臭味,亦可呈膠凍狀,有時出現咯血、氣促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