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小兒打呼嚕的危害有哪些
小孩子在睡覺時愛打呼嚕,許多家長可能會認為那是睡得香。其實不然, 從醫學上講,打呼嚕又叫“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是睡眠過程中發生的一種呼吸障礙。
相對成年人而言,小孩子在睡眠過程中如果經常出現這種呼吸障礙,對身體的危害性往往更大,尤其是對其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
這些影響究竟是哪些,有沒有什么治療措施或預防辦法?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當腺體組織出現發炎癥狀或上下頜骨出現異常時,就易使呼吸道發生通氣不暢,引起打鼾。兒童睡眠過程中發生呼吸障礙,與成人是有所區別的。成年人的睡眠呼吸障礙要在10秒鐘以上,而兒童的標準則是6秒鐘以上。按每小時發生的次數來講,是在每小時5次以上。
造成兒童打鼾癥狀有多種原因,比如說遺傳,父母如果頜骨異常呼吸道狹窄,通常子女也如此,這樣在睡眠過程中呼吸會受到阻礙。
而呼吸道周邊的一些腺體發生病變則是兒童發生打鼾癥狀的主要原因。比如扁桃體或腺樣體發炎,出現腫大,孩子入睡后肌肉放松,,腫大的腺體就會暫時阻塞氣道,通氣受阻使得睡眠時不能經鼻呼吸而出現張口呼吸,結果是舌根后墜,隨呼吸發出鼾聲。
兒童打鼾會使睡眠質量下降,影響身體的發育,特別是在智力方面,影響更大。
對兒童來講,打鼾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礙危害很大。郭兮恒介紹說,它首先會造成睡眠時間的改變,使睡眠的連續性中斷,睡眠質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