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腺發炎的原因是由于細菌和病毒的感染,其中細菌感染更多見。檢查可見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且有膿點。其特征是易轉變慢性,癥狀會較為穩定,但疲倦時,就會喉嚨痛,容易發燒,若治療不及時,人體抵抗力不足以戰勝病原體時,炎癥就可向周圍組織擴散,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和折磨,損害患者健康。
有助扁桃體炎確診的可靠依據
1、病史:詳細詢問,分析扁桃體炎與有關疾病的因果關系。可以由此獲得確診。60~70%以上的風濕病患者都有扁桃體炎反復急性發作的病史。臨床上很少只有慢性經過而無急性發病史者。
2、局部檢查:病灶型常見有舌腭弓充血區,粘連或結疤,表面凹凸不平,小窩淺小,擠壓有較多膿栓或膿液溢出,扁桃體一般較小而深藏。據觀察扁桃體Ⅰ度大的病灶型占總數43.9%,而單純型則以Ⅱ度占有多數,達52.2%。頜下淋巴結腫大有壓痛,小窩細菌培養以溶血性鏈球菌占有多數,達 10~17%不等。其他致病菌只占小部分。
3、血象及血沉:單純型與病灶慢性扁桃體炎患者的血沉差異顯著。除血細胞總數常增多外,還有淋巴細胞增多和漿細胞出現,對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單純型病例血沉增塊的只占18.4%;病灶型者,特別是并發腎炎及風濕病等,則可高達56.9%以上。此外扁桃體源或病灶性腎炎患者2/3以上血清粘蛋白含量增加,可作為輔助診斷。
4、心電圖異常改變多見于病灶型扁桃體炎,除心律和心肌障礙外,偶見有電壓改變,尤以并發心血管疾病者占多數。
5、局部皮膚白細胞計數也屬一種客觀診斷法,由兩下頜角區皮膚處取血,同時取手指或耳垂的末梢血作對照,如前者的白細胞總數較后者增加500/立方毫米以上,則有診斷意義。
6、扁桃體小窩細胞涂片檢查法:采取細胞的方法很多,其中以直接涂片法最簡單,可以看出細胞形態和其出現率,慢性扁桃體炎與健康者有明顯差別,單純型和病灶型兩者也不相同。病灶型常以漿細胞、吞噬細胞、白細胞等占有優勢,說明網狀內皮系統較為活躍,這是機體抗感染的客觀免疫反應。
7、超短波刺激法:在頸側下頜角部位,用微熱量超短波間接照射,或經口腔直接照射5分鐘,后者引起的反應較為明顯。照射后每小時進行一次血、尿常規和體溫的測驗,在第三小時查血沉一次。如體溫上升0.5oC以上,白細胞增加1,000/立方毫米以上,血沉增塊10毫米/小時以上,均為陽性。
8、扁桃體按摩法:用戴有消毒手套的手指或棉棒直接按摩兩側扁桃體5分鐘,然后在一定間隔時間,觀察所引起的上述反應。與試前所查結果比較,如白細胞總數增加1,200/立方毫米以上,血沉增塊12毫米/小時以上,視為陽性。體溫變化以按摩后5分鐘最明顯,白細胞及血沉改變以按摩后3小時最明顯。此種試驗對風濕病較有診斷價值。
溫馨提示:預防扁桃腺發炎,關鍵在于提高機體的整體素質,加強體育鍛煉,注意飲食營養和口腔衛生,避免過度疲勞,勞逸結合,保證每日睡眠時間,隨時增減衣服,避免受寒受涼,不濫用抗生素。
【參考文獻:《眼耳鼻喉科診斷要點與處理方法分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