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將胰腺囊腫分為真性囊腫、假性囊腫。真性囊腫有先天性單純囊腫、多囊病、皮樣囊腫、潞留囊腫等,囊腫內壁覆有上皮。囊性腫瘤有囊性腺瘤和囊性癌。
假性囊腫的囊壁為纖維組織構成,不理有上皮組織,臨床上胰腺囊腫以假性囊腫最多見。大約75%的假性囊腫病例由急性胰腺炎所致,約20%病例發生在胰腺外傷后,5%病例由胰癌所致。
胰腺囊腫的病因
(一)真性囊腫
真性囊腫中較為常見的是潴留性囊腫,多因為胰管外壓迫、胰管結石、炎性狹窄等,致使胰管梗阻高壓,使遠端胰管或腺泡發生囊性擴張,胰液潴留而形成。
真性囊腫或為先天性胰腺導管發育異常所致,此類又稱為先天性囊腫,真性囊腫的內皮細胞仍然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形成一個襯有完整內皮的囊腫。當真性囊腫合并慢性炎癥、感染時,上皮層也可能受破壞消失。此種囊腫大小差異較大,小到顯微鏡下顯示,達到10多厘米。
囊腫內壁光滑,覆蓋以扁平或低柱狀上皮,囊內含漿液、黏液或偶爾因感染出血而形成的渾濁液體。囊腫內不含有實性組織成分、間隔和類似腫瘤的贅生物。通常根據囊腫的數目將之分為單發囊腫和多發囊腫。
胰腺多發囊腫合并有纖維化的囊性纖維化病或稱為胰腺纖維化囊性病,它是一種全身性的遺傳性疾病,臨床也較少見,常常同時合并腎臟、肝臟、肺或中樞神經系統的多發囊腫。
(二)假性囊腫
胰腺假性囊腫是在胰腺外傷或炎癥發生后,外溢的血液和胰液進入胰周組織,或于少見的情況下進入小網膜囊內發生包裹形成的囊腫。
假性囊腫與真性囊腫的差別在于后者發生于胰腺組織,囊腫在胰腺內,囊內層為腺管或腺泡上皮細胞組成;而前者是胰腺周圍組織如腹膜、網膜或炎性纖維結締組織形成囊壁將積液包囊形成的囊腫,囊壁內沒有上皮細胞襯托,故名為假性囊腫,它占全部胰腺囊腫的80%以上。
根據假性囊腫形成的病因,將胰腺囊腫分為:
①炎癥后假性囊腫:見于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
②外傷后假性囊腫:見于鈍性外傷、穿透性外傷或手術外傷。
③腫瘤所致假性囊腫。
④寄生蟲性假性囊腫:蛔蟲或包囊蟲引起。
⑤特發性或原因不明性。大約75%的假性囊腫病例由急性胰腺炎所致,約20%病例發生在胰腺外傷后,5%病例由胰腺癌所致。
溫馨提示
假性囊腫的囊壁無上皮,由肉芽組織及纖維組織構成,囊內容物為壞死組織、炎性滲出物、血液和大量胰酶,因此可為澄清黃色液,也可呈巧克力樣稠濁液,有些還包裹絮狀壞死組織。假性胰腺囊腫約80%為單發大小不一,典型的假性囊腫與主胰管相交通,這種胰腺囊腫因囊內有胰液的分泌壓力,可不斷地向四周擴大,并持續存在,直徑可達數厘米至十多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