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小兒多動癥需要盡早的治療,科學的診斷方法是治療小兒多動癥的基礎,也是避免多動癥帶來嚴重危害的唯一途徑。小兒多動癥的癥狀有很多,注意力缺乏、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情緒起伏大、兒童抽動癥、食欲異常、不斷眨眼等表現都是小兒多動癥的癥狀。
目前世界各國學者從各方面進行了病因探討,提出了種種說法,認為腦器質性因素、遺傳因素、發育成熟延遲以及生化代謝異常、社會教育等因素均與小兒多動癥的發生有關。臨床可見患兒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注意力渙散、活動過多、情緒不穩、沖動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以致影響學習成績。有時發展為沖擊性、破壞性行為,甚至導致少年犯罪。本病不僅影響兒童健康成長,關系著國家的人口素質,并給家庭、學校、社會帶來了諸多影響。這就需要大家對小兒多動癥的診斷方法有充分的了解。
小兒多動癥的診斷新標準,把多動癥診斷為注意缺損多動障礙,為當前世界各國學者所關注。該診斷標準認為,7歲以前起病,不符合廣泛性發育障礙,與大多數同齡兒童相比下列行為更頻繁,符合下面14條中8條,并持續6個月,即可診斷為注意缺損多動障礙,即多動癥。
(1)手或腳不停地運動,或在座位上扭動。
(2)即使必須坐定,也很難靜坐在座位上。
(3)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而分散注意力。
(4)在集體活動或游戲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輪轉。
(5)別人問話尚未結束,便立即搶著回答。
(6)不按他人指示做事情(并非故意違抗或不理解)。
(7)在做功課或玩耍時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
(8)一種事尚未做完,又做其它事情。
(9)不能安安靜靜玩耍。
(10)話說太多。
(11)常常打斷他人的活動或干擾他人學習、工作。
(12)人家對他講話,往往沒有聽進去。
(13)學習時的必需用品,如書本、作業本、鉛筆等常丟失在學校或家中。
(14)往往不顧可能發生的后果,參加危險活動,例如不加觀察便奔到馬路當中。家長們如果發現自己的小孩有上述情況出現,可上醫院請醫生診斷、治療。
溫馨提示:小兒多動癥患兒不應飲用茶葉、可口可樂、咖啡等,減少小兒的興奮程度。必要時可服用珍珠末以安神定志。
【參考文獻:《小兒多動癥310問》 《多動癥兒童心理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