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小兒便秘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疾病,是屬于消化道疾病的。當兒童進食太少時,消化后液體吸收余渣少,致大便減少、變稠。奶中糖量不足時腸蠕動弱,可使大便干燥。生活不規律和缺乏按時大便的訓練,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便秘很常見。那么,小兒便秘需要做哪些檢查是很多家長心中的疑問。
1、肛管直腸測壓術
肛管直腸測壓術是兒科常用的一種了解直腸肛門功能障礙的技術。
檢查結果
遇有嚴重便秘的患兒可用測壓術確定直腸擴張時的阻力、肛管的靜息緊張度、肛門隨意肌收縮的強度以及病兒對直腸擴張的自我感覺,并可對肛門括約肌反射做出評價。注意必須由有經驗的人員來操作,以免對結果判斷錯誤。根據Karen對慢性便秘患兒的肛門直腸和遠端結腸動力學研究,幾乎全部病例都有功能異常。
2、肌電圖
對盆底肌和肛外括約肌進行肌電圖觀察是評價慢性便秘的有用方法。
檢查結果
正常人休息時盆底橫紋肌的張力維持緊張狀態。應用體表皮膚電極探測,全部正常小兒排便時肛外括約肌張力下降,而便秘患兒僅42%有恥骨直腸肌或肛外括約肌出現肌電活動下降。
3、X線排糞造影
近年來由于排糞造影檢查法的臨床應用,可對肛門括約肌和肛門直腸作靜態及動態觀察,并可快速攝片(每秒~4張),連續觀察排糞動作全過程。
檢查結果
發現有些便秘是由于出口有不同程度的梗阻,如直腸套疊、直腸前突、盆底肌痙攣綜合征等。這些梗阻都是臨床及內鏡檢查難以發現的,實際上不屬于習慣性便秘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