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8個月,斷奶準備期,這個階段,鈣鐵鋅是最容易缺乏的營養元素。奶類是此階段的主要營養來源。酸奶最好1歲后適當飲用。
1.水果菜汁嘗嘗鮮,蘋果、香蕉、橙子、西瓜、西紅柿、紅棗1ug。維生素D=40國際單位。
2.全能營養蛋黃泥。正確煮蛋方法:冷水下鍋,小火煮開后2分鐘,停火后再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蛋黃凝固又不老。蛋清的 白蛋白分子很小,容易使寶寶產生蕁麻疹、濕疹等過敏反應,1歲以內盡量不要添加。
3.出牙時所需營養:濃米汁、蛋黃泥、肝泥、蔬菜汁、水果汁都可以輪番上陣。對寶寶來說,最佳的鈣來源是母乳、配方奶、豆腐、蝦皮、綠色蔬菜泥等。菠菜等含草酸鹽含量較高,容易形成草酸鈣沉淀,影響鈣的吸收,所以應該用開水焯chao一遍。油炸的食品會抑制維生素D的吸收,所以不管多大的寶寶,最好少吃油炸食品。磨牙棒、水果條。
4.鈣鐵:寶寶生長發育迅速,6個月后從母乳中得到的營養已經不能夠滿足生長發育需要,用鐵來造血,鈣來幫助骨骼牙齒的生長。鐵,肝泥、蛋黃中的鐵、鋅的含量都很高,另外,鴨血、鴨肝、蘑菇、菠菜。鈣磷(我們所吃的食物大都含有磷,不必擔心寶寶會缺磷)2:1,鈣鎂(鎂的最佳來源是小米糊、豆腐、白菜、紫菜、綠色蔬菜泥,蔬菜中的草酸會影響鎂的吸收)3:2最好。
5.鋅:提高寶寶免疫力。鋅能夠抑制腸道鉛的吸收,預防寶寶鉛中毒。最佳食物來源,牛肉、肝臟(最大的毒物中轉站和解毒器官,鮮肝用流動的水沖洗干凈,然后水中浸泡30分鐘,完全煮熟才好)、蛋、魚,白菜、白蘿卜(不能和紅蘿卜、水果混吃)、核桃、蘋果等。
6.白開水是寶寶最好的飲料,每天早上起床后給寶寶喂點白開水
7.八個月可以添加肉末和各種碎菜等固體食物。1歲內不應該吃鹽,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
8.寶寶腹瀉:消化不良;寶寶大便很稀且多呈綠色,奶類容易吸收基本沒有腸道停留,且寶寶胃腸蠕動能力增強,不敢添加輔食引起;寶寶饑餓引起,適當添加一些脂肪,如蛋黃泥、胡蘿卜泥等來治療。如果出現發熱、精神不佳等細菌性腹瀉就另當別論。
饑餓性腹瀉是一種由于進入食物太少而引起的腹瀉。進入食物太少,患兒總是處于饑餓狀態促使腸蠕動增快,患兒進食量越受限制胃腸內食物越少,饑餓性腸蠕動越明顯。伴隨蠕動,腸壁上的腺體分泌增多,于是出現腹瀉,多見于體質差或有慢性病的患嬰,唯恐消化不良,過多的忌口,過分地限制飲食量或只讓飲湯水之類,由此產生腸蠕動增劇,排出稀清黏液便。家長誤認為炎性大便,進一步加以限制食量,造成惡性循環,加劇了病情。其臨床特點是:排便次數頻繁但量少,多呈黃綠色松散便或棕色黏液便,內含奶塊,主要成分為腸道分泌物。過食性腹瀉和饑餓性腹瀉都是喂養方法不當造成的腹瀉,只要根據原因調整飲食的種類和量即可治愈。
9.寶寶便秘:多喝些水果汁、菜水。蛋白質、脂肪過多會引起便秘。
10準備斷奶前,要讓寶寶多熟悉用奶瓶喝水。
二、9個月-2歲,斷奶進行時:由母乳向成人飲食營養結構過渡。
1.輔食由配角變為主角。奶類已經不能提供充足全面的營養。
2.寶寶身體長得快,需要更多蛋白質:蛋白質過多體內代謝時候產生酸,會導致骨質疏松。最佳來源:豆類、魚類、肉類、蛋類、奶類。羊肉較豬肉的肉質要細膩,膽固醇含量卻是肉類食物最低的。
3.優質脂肪讓寶寶更聰明:只有不飽和脂肪才是身體不可缺少的。最佳來源:魚類(帶魚,表面的銀鱗為銀色的脂肪,對人體極有好處,75度的水中便會融化、鯽魚)、蛋類、堅果類如松子。另外,維生素B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鐵是髓鞘、神經遞質形成的重要物質。
4碳水化合物補充能量:全谷類等屬于復雜碳水化合物。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是簡單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更提供膳食纖維,幫助寶寶清理腸道。最佳來源:燕麥片、大米、小米、土豆、紅薯、南瓜等:
5.易被忽視的礦物質:鈣鐵鋅,碘(海帶、紫菜、菠菜、玉米)鉀缺乏常見(紅薯、大豆、香蕉)錳缺乏參與軟骨發育,可引起關節痛,如生長痛(熱帶水果,豆類、核桃、花生、芝麻等)鉻肝臟需要,(粗糧,豆類、堅果類)硒是人體的排毒劑,礦物質中的“抗癌之王”,能和重金屬汞、鉛、鎘、鋁等結合。(海產品、芝麻)硼鉬對人體也有好處。
6.不可或缺的維生素
三、斷奶的方法
1.減少白天的喂奶次數,從4次到3次,再逐漸減少。2歲是寶寶最佳的斷奶時間。
2.最好寶寶餐
四、斷奶后,培養飲食好習慣
1.少吃的零食:含糖多的食品,油炸膨化食物
2.三分饑與寒:進食過多,會使大量的血液存積在胃腸道,使大腦缺血、缺氧,并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