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俗稱青眼,中醫則稱為綠風內障,此病起于肝肺癆熱,痰濕功傷,也就是眼內之液體調節機能失常,因于水毒而引起的眼球疾患。西醫則認為是眼內壓過渡增高的結果,此癥會因壓迫眼神經導致失明。
以下是青光眼的專方治療
(1)綠風安丸
組成
蘆薈50克,丁香50克,黑丑50克,磁石100克。
用法
將上藥共研細末,混勻,裝人空心膠囊內。根據病情,每日早晚各服3~5粒(重2~4克),飯后1小時服用。
療效
以本方治療原發性青光眼37例,計71只眼,顯效41只眼,有效17只眼,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81.7%。其中開角型有效率為86.6%,閉角型為80.9%。
(2)瀉肝解郁湯
組成
茺蔚子9克,車前子9克,夏枯草30克,蘆根30克,防風9克,黃芩9克,香附9克,甘草3克,桔梗9克。
加減
頭痛頭暈加石決明、鉤藤、牛膝;行抗青光眼術后眼壓不降酌加當歸、川芎、丹參、桃仁、紅花;大便干燥加番瀉葉。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
共治療29例,計51只眼,包括開角型青光眼、閉角型青光眼及其他青光眼患者,用上方治療均有一定效果,且發現以開角型青光眼療效較佳。
(3)復方五苓散
組成
澤瀉15克,茯苓、豬苓各18克,白術12克,桂枝10克,木通、車前子、桑白皮、大腹皮各15克,龍膽草12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一般以4劑為一療程。
療效
以上方共治療5例,計8只眼,結果全部獲臨床痊愈。其中3例,隨訪半年至1年未見復發。
(4)青光眼方
組成
全當歸10克,白芍12克,柴胡6克,茯苓12克,白術6克,薄荷(后人)6克,丹皮10克,梔子(炒)8克,車前子(包)10克, 炒棗仁(打)12克,枸杞12克,香附10克,珍珠母(先下)30克。
加減
據不同癥候選加紅花6克,菊花10克,山藥10克,遠志6克,黃芩8克,膽草6克,夏枯草10克,陳皮6克。
用法
開始治療時以主方水煎服。待病情穩定后,可將主方加減部分的藥物,按比例為末,煉蜜為丸,每丸10克,每日服用此丸。服丸過程中如出現眼壓控制不理想時,可改用煎劑,同時配合用西藥縮瞳劑(匹羅卡品),縮瞳劑濃度及滴眼次數,隨癥情好轉遞。
減乃至停用。西藥完全減掉之后,仍須服中藥3個月至半年左右。
療效
以本方共治療13例患者,顯效8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