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哮喘發作前有先兆癥狀如打噴嚏、流涕、咳嗽、胸悶等,如不及時處理,可因支氣管阻塞加重而出現哮喘,稱為"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癥“。哮喘發作嚴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現紫紺等。但一般可自行或用自行或用平喘藥物等治療后緩解。某些患者在緩解數小時后可再次發作,甚至導致哮喘持續狀態。此外,在臨床上還存在非典型表現的哮喘。如咳嗽變異型哮喘,患者在無明顯誘因咳嗽2個月以上,夜間及凌晨常發作,運動、冷空氣等誘發加重,氣道反應性測定存在有高反應性,抗生素或鎮咳、祛痰藥治療無效,使用支氣管解痙劑或皮質激素有效,但需排除引起咳嗽的其他疾病。
過敏性哮喘的診斷檢查
癥狀不典型者(如無明顯喘息和體征),應按具體情況選擇下列檢查,至少應有下列三項中的一項陽性,結合平喘治療能明顯緩解癥狀和改善肺功能,可以確定診斷。
一、支氣管激發試驗或運動試驗陽性
支氣管激發試驗常采用組織胺或乙酰甲膽堿吸入法。吸入組織胺累積劑量7.8mol或乙酰甲膽堿濃度8mg/ml以內,肺通氣功能(FEV1)下降20%者為氣道高反應性,是支持支氣管哮喘的有力證據,一般適用于通氣功能在正常預計值的70%或以上的患者。
二、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
吸入2激動劑后15分鐘,或強化平喘治療(包括激素的使用,故亦稱激素試驗)1-2周后,EFV1增加15%以上,且絕對值增加>=200ml為陽性,適用于發作期,EFV1<60%的正常預計值者;
三、PEFR日內變異率或晝夜波動率≥20%。
診斷標準
1.反復發作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化學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運動等有關。
2.發作時在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
3.上述癥狀可經治療緩解或自行緩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
5.臨床癥狀不典型者支氣管激發試驗或運動試驗陽性;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絕對值增加>200ml);PEF日內變異率或晝夜波動率≥20%
符合以上1-4或者4-5條者,可確診為支氣管哮喘。
鑒別診斷
過敏性哮喘應注意與喘息性支氣管炎,左心衰竭產生的心源性哮喘,由于大氣道腫瘤產生氣道梗阻的呼吸困難,肺嗜酸粒細胞浸潤癥以及小兒細支氣管炎引起的喘鳴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