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西醫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一、清除宮腔內容物
清宮原則:
1、有經驗醫生操作,輸液、備血準備下在手術室進行
2、首選吸刮術,避免穿孔
3、把握好縮宮素的使用時機和方法
4、每次刮出物必須送組織學檢查。
吸刮術:
由于子宮大而軟,手術時出血較多,也易穿孔,所以應在輸液、備血準備下,在手術室內進行。充分擴張子宮頸管后,選用大號吸管吸引。待葡萄胎組織大部分吸出、子宮明顯縮小后,用刮匙輕柔刮宮。為減少出血和預防子宮穿孔,可在術中應用縮宮素靜脈滴注,但必須在充分擴張宮頸和大部分葡萄胎組織排出后開始使用,以避免滋養細胞被擠壓人子宮壁血竇,引起轉移和肺栓塞。子宮小于妊娠12周可以一次刮宮,大于妊娠12周或術中感到一次刮凈有困難時,可于1周后行第二次刮宮。每次刮宮的刮出物,必須送病理。
二、子宮切除術
不作為常規處理。對于年齡>40歲、有高危因素、無生育要求者可考慮行全子宮切除術,應保留卵巢。對于子宮小于妊娠14周大小的患者,可直接切除子宮。手術后仍需定期隨訪,因為子宮切除不能避免遠處轉移的發生。
葡萄胎中醫治療方法
葡萄胎在治療上,目前單純依靠中醫中藥治療效果較差,難以快速驅除病邪,應以現代醫學的治療方法為主,通過清理宮腔,迅速清除病灶,以使疾病得到有效 的控制。在此基礎上,配合中醫中藥進行辨證治療,則即可扶正,又可祛邪,常使療效滿意。本病的治療,當以調整臟腑陰陽平衡為基本原則,扶正與祛邪兼顧。陽虛血瘀者,重在溫腎換陽、活血行瘀;濕熱瘀阻者,則當清熱除濕、解毒化瘀并注意調氣血,具體療法應以口服湯劑或丸劑為主。
一、辨證選方
1、陽虛血瘀
治法:溫腎扶陽,活血行瘀。
方藥:少腹逐瘀湯加減。當歸 15g,赤芍15g,川芎10g,小茴10g,肉桂10g,蒲黃15g,牛膝15g,益母草30g,白花蛇舌草30g,紅花15g。血瘀重者,可加三棱15g,莪術15g;惡心嘔吐甚者,可加姜竹茹15g,姜半夏15g;伴氣血虛弱者,可加黨參20g,黃芪25g,白術15g;腹痛者,可加白芍20g。
2.瘀熱互結
治法:清熱除濕,解毒化瘀。
方藥:公英敗醬湯加減。蒲公英30g,敗醬20g,黃柏15g,白花蛇舌草30g,紅花15g,紅藤30g,丹皮15g,丹參15g,茯苓15g。 低熱、胸悶者,可加黃芩15g,柴胡10g;惡心嘔吐重者,加姜竹茹15g,姜半夏15g;大便溏瀉、周身乏力者,可加黨參15g,白術20g,山藥 20g。
二、其它療法
中藥
1.大黃蟄蟲丸:具有祛瘀生新的作用,主治五勞虛極羸瘦、腹脹腹痛、內有干血等。可用于治療葡萄胎。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
針灸
體針:曲池穴直刺1~1.2寸,三陰交穴從內向外直刺0.5~1.0寸。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