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從膽囊排入十二指腸的膽汁和其它腸液混合,通過幽門,逆流至胃,刺激胃粘膜,從而產生的炎癥性病變。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主要為胃大部切除胃空腸吻合術后,以及幽門功能失常和慢性膽道疾病等,膽汁反流性胃炎在臨床上比較常見。
該病常見的癥狀表現為胃部飽脹感或不適,往往飯后加重,或有胃痛,或胃部發涼,可伴腹脹、噯氣、反酸、燒心、惡心、嘔吐、胃振水音、腸鳴、排便不暢、食欲減退和消瘦等;嚴重的還可有胃出血,表現為嘔血或排黑便(柏油樣便)以及大便潛血試驗呈陽性等。
膽汁反流性胃炎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日常如果出現該病的癥狀時,還需盡早到正規醫院確診,盡早治療。
膽汁反流性胃炎診斷標準
1、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致病因素之一;但是,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Hp檢測結果要受到胃酸、膽汁反流頻率和時間的不同及膽汁成分、濃度的差異等因素的影響。
2、胃鏡檢查排除上消化道其他器質性疾病且同時具備以下四項特征:
①胃竇黏膜充血水腫或脆性增加;
②胃鏡插入胃內靜止不動1min后仍可見到膽汁反流;
③胃黏液湖呈黃綠色;
④胃黏膜有膽汁染色。
3、臨床上具有上腹部脹痛、燒心、惡心、口苦等癥狀4周以上。
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檢查方法
1、胃鏡檢查
可在內鏡下直接看到膽汁返流,胃黏膜表現為彌漫性充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黏膜皺襞水腫或糜爛。胃腔里可見綠色潴留液,幽門口松弛或處于開放固定狀態,十二指腸蠕動時可見黃色泡沫反流入胃。內鏡下膽汁反流可分為3度:I度為量黃色泡沫間斷從幽門口涌出和(或)黏液湖呈淡黃色;Ⅱ度為黃色泡沫從幽門口涌出和(或)黏液湖呈黃綠色;Ⅲ度指黃色液體從幽門口頻繁流出和(或)持續性噴射出或胃內布滿黃綠色黏液。
2、胃吸出物測定
通過從患者鼻腔插入胃管到達胃腔,繼而抽吸空腹和餐后胃液,測定其中膽酸含量,如空腹基礎胃酸分泌量<3.5mmol/h,膽酸超過30ug/ml, 則可確診膽汁返流性胃炎。
3、同位素測定
通過靜脈注射2mC i 99m T c-丁亞胺雙醋酸,觀察肝、膽囊及胃區,決定腸胃返流指數。通過對胃內同位素含量的檢測,可了解腸胃返流的程度。
溫馨提示:確診的患者除了積極治療外,還需注重日常飲食的調養,如飲食要清淡,不吃油膩食物,以免刺激膽汁分泌增多,加重反流和病情。應細嚼慢咽,忌暴飲暴食。避免飲釅茶、烈酒、濃咖啡和進食辛辣、過冷、過熱和粗糙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