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頻是孕婦普遍存在的一種情況,基本上八成以上的準媽媽都會有這種癥狀出現。對此,一些年輕的孕婦開始擔心,孕期尿頻是不是正常,對身體有沒有影響,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尿頻會不會影響胎兒發育。這個問題要根據造成尿頻癥狀出現的不同原因分別對待。
首先是孕期反應的尿頻。由于人體的構造原因,腹腔內的膀胱和子宮的位置比較接近,當婦女懷孕后,隨著孩子不斷的長大,作為孩子在腹中的“家”——子宮,也會逐漸增大,當到懷孕14周左右,這種增大就會產生影響,因為子宮一旦大到一定的程度,可能就要從盆腔出來,如果增大的子宮向前運動,就會刺激膀胱,進而尿頻癥狀就會發生。之后,由于刺激癥狀變輕,尿頻癥狀也會隨之減少。對于絕大多數懷孕的婦女來說,在孩子8個月以后,寶寶的頭開始下降,這時也會出現尿頻癥狀。如果是由上述原因引起的尿頻是孕育寶寶的過程中必須出現的,而且這種癥狀會隨著孩子的誕生而宣告結束。這種尿頻不會對孕婦和寶寶產生影響。
對于另一種病理原因造成的尿頻就另當別論了。婦女在妊娠期內,由于子宮的變大而擠壓輸尿管和膀胱,導致兩者的位置不斷變動,容易造成使尿路里尿液大量存在的狀況,對于充滿尿液的尿路,長期處于潮濕狀態,使得細菌繁殖大量增加,與之相伴的感染癥狀也會承之而來。
另外,造成尿頻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一些本身就存在著的尿路炎癥、結石等病,還有屬于癔癥系統的精神神經性尿頻,也都會有尿頻的情況發生。這些疾病導致的尿頻就會對孕婦及孩子產生不利影響,有可能會造成孕婦的腎炎和早產。
綜上分析,生理性尿頻是孕婦在懷孕過程的一種正常反應現象,不會對胎兒的發育造成不利影響,但是對于一些伴有尿急、尿痛的美麗性尿頻則會對孕婦及胎兒造成嚴重的影響。
對于這種情況要及時就醫,采取相應的醫療措施,避免出現腎炎或者早產的嚴重后果。可以通過常規的尿液檢查異常,來辯明是否存在著病理性的尿頻。
但是對于孕婦來說,雖然出現病理性的尿頻要及時治療,但是考慮到胎兒的生長發育,在治療的過程中用藥一定要謹慎,在就醫過程中一定要說明自己的孕婦身份,以便醫生在治療時可以充分考慮母體和胎兒的需要,對于四環素族、喹諾酮類的藥物一旦要堅決杜絕。
否則會對胎兒的發育產生嚴重后果,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導致畸形兒。所以對于育齡婦女來說,一定要做好孕前檢查,并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生下健康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