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是一種常見的鼻病,常與過敏體質及鼻腔慢性炎癥有關。它是由于鼻腔和鼻竇粘膜極度水腫受重力作用而逐漸下垂所形成的非真性腫瘤,可為單側或雙側。常發生于鼻腔的篩竇區、中鼻甲的游離緣及上頜竇口等處。
一、鼻息肉的癥狀
鼻息肉患者會持續性鼻塞、嗅覺減退、閉塞性鼻音、睡眠時打鼾等癥狀均可出現,其程度視息肉大小和部位而異。鼻息肉阻塞鼻竇引流,可引起鼻竇炎,此時鼻分泌物較多,且常有頭痛。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氣時鼻阻塞感。若阻塞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鳴和聽力減退。記憶力下降。
1、起初感覺鼻內似有擤不出的鼻涕,系鼻腔上半部被息肉堵塞所致。夜晚可出現明顯鼻塞而致張口呼吸,久而久之可繼發慢性咽炎。
2、由于息肉無神經分布,患者很少打噴嚏。但若鼻粘膜有變態反應性炎癥時,也可出現噴嚏、清涕等癥狀。鼻塞多為持續性,血管收縮劑滴鼻無明顯療效,這是因為鼻肉很少有血管分布的原因。
3、鼻息肉病時的分泌物多為漿粘液性,若并發感染可有膿性分泌物。繼續生長變大的息肉不僅使鼻塞明顯加重,且可引起頭昏或頭痛。纖維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觸之較實不易出血。出血性息肉,此內癥狀較少,表面光滑,充血,觸之軟而易出血。
4粘液性息肉:此癥狀有點像剝皮葡萄狀或鮮荔枝肉狀,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紅色,有細帶多來自中鼻道,觸之柔軟活動。鼻息肉增多變大,長期不予治療,可致鼻背增寬形成“蛙鼻”。多發性息肉常來自篩竇,單個息肉多從上頜竇內長出,墜入后鼻孔稱“后鼻孔息肉”。
4、持續性鼻塞,嗅覺減退,閉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張口呼吸。
5、可有流涕,頭痛,耳鳴、耳悶和聽力減退。
6、粘液性息肉,頗似剝皮葡萄狀或鮮荔枝肉狀,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紅色,有細帶多來自中鼻道,觸之柔軟活動。
7、出血性息肉(較少)表面光滑,充血,觸之軟而易出血。
8、纖維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觸之較實不易出血。
9、多發性息肉常來自篩竇,單個息肉多從上頜竇內長出,墜入后鼻孔稱“后鼻孔息肉。
二、鼻息肉的體征:
病史長,息肉體積大,可引起鼻外形改變。鼻梁增寬扁平,兩側鼻背隆起,即所謂ldquo;蛙形鼻rdquo;。息肉若突出前鼻孔,因受空氣、塵埃刺激,前鼻孔處的鼻肉表面呈淡紅色。在鼻腔內可見息肉為圓形、表面光滑、質軟、灰白色囊性腫物,其蒂部在中鼻道內。Johansen等(1993)提出描述息肉大小的記分方法:息肉體積小,僅引起輕度鼻塞,未達到下鼻甲上緣者記1分;引起較明顯鼻塞,息肉大小位于下鼻甲上下緣之間記2分;引起鼻腔完全阻塞,息肉前端已達下鼻甲下緣以下者記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