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謹防自己心愛的寶寶聽力存在障礙,我們年輕的父母們,要時刻注意自己寶寶的聽覺發育情況,如果聽力正常的新生兒,在聽到周圍有響動時,會不由自主的出現驚嚇或手腳抖動的驚嚇反應,滿月的孩子會出現眨眼、呼吸緊促的現象,出生半年后的孩子會下意識的尋找聲源。否則,我們就要引起警覺,盡快到醫院進行聽力檢測,判斷孩子的聽力是否否有障礙,以便及早治療或采取相關的措施。專家建議在新生兒在出院前就應該進行聽力檢測。如果新生兒有窒息、難產、早產、家族性耳聾史的,孕婦在孕期有病毒感染史及不安全用藥史的在孩子出生后必須對孩子進行全面聽力篩查。
那么,我們該如何在孕期及寶寶出生后預防孩子的聽力障礙的發生呢?
一是要注意加強孕期保健。孕婦在孕期特別是在懷孕三個月之內,要努力避開會導致影響孩子聽力的疾病和危險因素,對預防孩子聽力和語言障礙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為保證孩子出生后聽力的健康,胎兒在母體三個月以內,是內耳發育的重要階段,孕婦要預防在懷孕期間或懷孕之前發生流行性病毒感冒、風疹、性病等傳染性疾病,要禁用慶大霉素、鏈霉素耳毒性藥物,禁止物理射線的照射、禁止接觸苯、甲醛等有害物質等易引起胎兒內耳發育畸形的因素。
二是要積極做好聽力篩查。新生兒要在出生后兩天內進行聽力篩查,對第一次篩查有問題的、未通過的必須在孩子出院前再進行一次全面的篩查。如果二次篩查依然懷疑有問題的寶寶,其父母要在出院后要在一個月內,要帶寶寶繼續進行復查,做進一步的篩查工作。如果確診為有聽力障礙,要盡早到正規的醫院,根據寶寶的病情程度,給于合理的干預和治療。
三是要給嬰兒有聲的環境。在嬰兒剛出生后,除了讓孩子接受自然界的正常聲音外,年輕的父母們要人為的給孩子創造一個有聲的環境。如在孩子醒著的時候,可以大聲說話、走路、開關門,也可以適當的讓寶寶聽聽音樂,購買一些有聲音的玩具逗孩子玩,這些聲音都可以有效的刺激嬰兒的聽覺,促進嬰兒聽覺的正常發育。此外,要謹防寶寶患中耳炎、鼻炎、鼻竇炎等疾病,要防止奶水進入孩子的鼻孔,洗臉時防止水流入孩子的耳朵,不要讓孩子養成含奶嘴睡覺的習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