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核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引發很多并發癥,那么下面就是腎病專家為您介紹腎結核疾病的并發癥有哪些.
(一)膀胱攣縮
1、膀胱攣縮產生的原因與病理變化從腎結核而來的結核桿菌經常反復侵襲膀胱,造成嚴重的結核性膀胱炎,在膀胱的粘膜膀胱肌層產生充血水腫、結核結節、結核潰瘍、結核性肉芽,有大量淋巴細胞浸潤和纖維組織形成,最后造成膀胱攣縮。在膀胱攣縮后,膀胱壁失去正常彈性,容量顯著縮小。一般認為攣縮膀胱的容量在50ml以下。嚴重者膀胱可縮到數毫升容量。由于膀胱反復經常受到結核桿菌的感染,因此膀胱內的病理變化是急性與慢性,炎癥與纖維化反復交雜的并存過程。膀胱攣縮的發病率據上海中山醫院 837例腎結核的統計為9.67%。
2、膀胱攣縮的癥狀膀胱攣縮引起膀胱的容量顯著縮小,病人出現尿頻現象。由于攣縮的過程是逐漸發生,因此尿頻亦逐漸增加。排尿次數可以從每天十余次到數十次,甚至數分鐘即排尿1次,使病人感到極度痛苦。由于攣縮膀胱經常夾雜急性結核性炎癥,甚至合并混合性非特異性細菌感染,所以在尿頻明顯的病人,應該將非特異性感染和急性結核性炎癥在抗炎和抗結核荮物控制后才是真實的膀胱容量和排尿癥狀。另外膀胱攣縮??捎奢斈蚬芸谥苤艿慕Y核變化影響壁間段輸尿管,使輸尿管口的括約作用破壞,出現“閉合不全”現象,造成排尿時的輸尿管逆流而致輸尿管擴張、腎盂積水。在這時期的病人排尿,可以出現膀胱內尿液排空后輸尿管腎盂內尿液立刻又充盈膀胱而再次排尿,故有一次尿液分次排出或斷續排尿現象,亦應考慮是膀胱攣縮的癥狀,必須進一步明確檢查。膀胱攣縮另可產生輸尿管口或/和壁間段輸尿管梗阻而引起同側輸尿管和腎盂積水。
3、膀胱攣縮的診斷在上述的癥狀以外,必需依靠X線檢查。進行膀胱造影可以顯示膀胱的外貌顯著縮小。特別是延遲性膀胱造影還可觀察到輸尿管口的反流和對側輸尿管和腎盂的擴張積水。在檢查的當時應注意膀胱有無急性炎癥存在。膀胱有急性炎癥存在時,一方面不適宜作膀胱造影,另一方面可以受到造影劑的刺激使膀胱收縮,造成膀胱攣縮的假象,故應予重視,以免誤診。
(二)對側腎積水
對側腎積水是腎結核的晚期并發癥,由膀胱結核所引起。根據吳階平(1954)報告,其發病率為13%;1963年綜合4748例腎結核病例中,繼發對側腎積水者占13.4%。
1、對側腎積水的產生原因與病理
膀胱結核造成的以下各種病理改變,影響對側腎臟尿液的引流,致使對側輸尿管和腎盂擴張積水。
(1)對側輸尿管口狹窄
結核性的膀胱炎從病側輸尿管口周圍向整個膀胱蔓延而侵犯到對側輸尿管口,如果病變的程度由炎癥、潰瘍而至纖維化,則可使對側輸尿管口發生狹窄,影響尿液排出,使對側輸尿管和腎盂發生擴張積水。
(2)對側輸尿管口閉鎖不全
正常輸尿管在通過膀胱的壁間段輸尿管到開口雖然沒有正式的括約肌存在,但具有與括約肌相同的括約作用。若一側尿路結核蔓延到膀胱并且影響到對側輸尿管口,則造成括約作用的損害,形成對側輸尿管口的閉鎖不全,因此當膀光收縮排尿時膀胱內的壓力、尿液可從對側閉鎖不全的輸尿管口中反流至輸尿管和腎盂,導致對側腎、輸尿管擴張積水。
(3)對側輸尿管下段狹窄
一側尿路患結核后,結核菌由下尿路回流向上,感染另一側尿路的下段輸尿管或膀胱及對側輸尿管口附近的結核病變經粘膜表面直接蔓延或粘膜下層的浸潤,使輸尿管口以上的一段輸尿管產生結核病變,爾后因疤痕形成發生狹窄,引起對側腎和輸尿管擴張積水。
希望上述介紹的對您能夠有幫助,早早的治療腎病,早日脫離苦海,不要讓讓疾病引發更嚴重的疾病。希望患者朋友能夠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