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的病因比較復雜,在痛經的診斷上往往需要更加慎重。中醫在痛經的診斷上也是有著悠久的歷史的,也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那么中醫是如何診斷痛經的呢?
1、寒濕凝滯型
寒濕凝滯型痛經的診斷依據主要是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經色黯黑有塊,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膩,脈沉緊。
2、氣血虛弱型
氣血虛弱型痛經表現出的癥狀是經期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喜揉按,月經量少,色淡質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華,或納少便溏,舌淡,脈細弱。
3、氣滯血瘀型
氣滯血瘀型痛經的診斷依據是月經期小腹脹痛,長出現在經前一二天,還會出現胸脅乳房脹,或經量少,或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塊,血塊排出后痛減,經凈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點,脈弦或弦滑。
4、濕熱下注型
癥見經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時小腹時痛,經來疼痛加劇。低熱起伏,經色黯紅,質稠有塊,帶下黃稠,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而膩,脈弦數或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