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因為很多原因而導致的月經不調很有可能會并發其他婦科疾病。而痛經是最常見的。痛經的診斷必須要有一定的依據,痛經一般都在月經初潮后2-3年青春期少女或已生育的年輕婦女身上發生,所以務必要正確的做好痛經的診斷,進而幫助大家積極的治療。
痛經的根據:
1、初潮后1~2年內發病;
2、在出現月經血或在此之前幾個小時開始痛,疼痛持續時間不超過48~72小時;
3、疼痛性質屬痙攣性或類似分娩產痛;
4、婦科雙合診或肛診陰性。可得出原發性痛經之診斷。
痛經的診斷方法:
1、原發性
痛經常發生于有排卵月經,因此一般在初潮后頭1~2年尚無癥狀或僅有輕度不適。嚴重的痙攣性疼痛多發生于初潮1~ 2年后的青年婦女。如一開始出現規律性痛經或遲至25歲后發生痙攣痛經,均應考慮有其他異常情況存在。原發 痛經常在分娩后自行消失,或在婚后隨年齡增長逐漸消逝。
2、繼發性痛經
經婦科檢查、B型超聲顯像、腹腔鏡等技術檢查有盆腔炎、子宮腫瘤、子宮內膜 異位病變致痛經。
溫馨提示:患者可以每天練習瑜伽。瑜伽也有緩和的作用。舉例如下。彎膝跪下,坐在腳跟上。前額貼地,雙臂靠著身體兩側伸直。保持這姿勢,直到感到不舒服為止。
參考文獻:【《痛經與經前期綜合征合理用藥200問》《痛經患者的家庭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