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由于神經病變及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而導致下肢感染、潰瘍形成和深部組織破壞而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晚期可以采用截肢方式進行治療,所以糖尿病足要及早治療。那么,糖尿病足應該怎樣診斷?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判斷:
(1) 足部表現:糖尿病足是由于神經發生病變而導致皮膚干、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覺遲鈍或喪失,因肢端營養不良肌肉萎縮,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牽引張力平衡使骨頭下陷,從而造成趾間關節彎曲形成弓形、足槌狀趾、雞爪趾等足部畸形。
(2) 缺血表現:常見皮膚營養不良,肌肉萎縮、皮膚干燥、彈性差,靠毛脫離皮溫下降,有色素沉著肢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管狹窄處可聞血管雜音最典型的癥狀是“間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難當糖尿病人患肢皮膚有破損或自發性起水泡后被感染形成潰瘍壞疽或壞死。
以上兩種情況就是糖尿病足的最常見的癥狀,可以根據以上的癥狀來與糖尿病足進行比較,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體內缺乏營養物質,心肌缺血,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氣不足,血行不暢,血管極細部位缺血缺氧,神經線不通,特別是足部長期在身體壓迫下,更易出現缺血缺氧情況,從而導致下肢發涼、麻木、腿部抽筋、四肢末端異常,嚴重情況下變黑,甚至壞死、潰爛。所以糖尿病人應該及早的對糖尿病進行治療以避免糖尿病足的傷害與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