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要做哪些檢查呢?多長時間檢查一次比較好呢?這些或許都是糖尿病患者都想了解的,下面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這些問題的答案。
1.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壓、體重,1個月查1次。
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4~7毫摩/升,餐后血糖5~10毫摩/升(請注意控制目標不等于正常值,正常值空腹血糖3.4~5.6毫摩/升,餐后2小時血糖4.0~7.8毫摩/升)。正在接受胰島素治療或者血糖很不穩定的糖友,最好自己備有血壓測定儀,學會在家自測血糖。合并有高血壓的糖尿病病友,應控制血壓小于130/80毫米汞柱。建議購買血壓計,學會在家自測血壓,每天一次。
2.糖化血紅蛋白(HbA1c),1季度查1次。
糖化血紅蛋白能更全面的反應血糖控制情況。糖化血紅蛋白達標值為7.0%以下,如果能控制在6.5%一下更好;對需要加強治療達標的患者,可能檢查的頻率要高一些。
3.視力和眼底,胸片、血液學檢查(如血常規、肝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肝膽超聲和神經系統檢查,1年查1次。
4.血脂系列、尿白蛋白、尿常規、心電圖,6個月查1次。
血脂系列檢查中,總膽固醇(TC)正常值<5.17毫摩/升;三酰甘油正常值<1.7毫摩>0.9毫摩/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正常值<2.0毫摩/升。如果血脂不正常,則有必要增加檢查的頻率。尿蛋白正常值<20微克/分。尿常規正常值:無細胞、無酮體,也無尿糖或進餐后微量的尿糖。如果尿白蛋白和尿常規檢查有問題,有必要進一步檢查血肌酐和尿素氮。心電圖主要用來檢測心血管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