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癬在醫學上也可以被叫做是金錢癬、圓癬,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病,最常發生在患者的面部、頸部、胸背以及四肢的皮膚上,這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導致的皮膚病,在醫學上,很多因素都是體癬出現的原因,但是一般引起體癬的主要還是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等,既然這些是可以導致體癬出現的,那么在體癬出現的時候我們怎么自查體癬呢?
專家指出,體癬在出現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患者在接觸的一些部位的皮膚上總是會出現一些紅斑、丘疹,之后就會迅速向周圍蔓延,擴展、形成一圓形損害,邊緣為密集小丘疹、小水皰、脫屑形成的隆起紅色邊緣,中央炎癥減退或消散,呈正常皮膚顏色或色素沉著,伴有輕度脫屑,俗稱錢癬或環癬。
還有些患者有時癥狀并不止于這些,總是在病處的中心可以再次出現一些新的損害,之后就可以向周圍擴展,形成同心圓形損害。損害的數目可多可少,也可互相融合,形成大片損害。毳毛可被侵犯,尤以面部為明顯,極易復發。自覺劇烈瘙癢,長期搔抓刺激,局部皮膚可呈苔蘚樣變。這些都是可以自我診斷出來的。
其實體癬一般是由須癬毛癬菌、狗小孢子菌等引起的,所以患者的炎癥損害較強,而病程也較短,這樣的癥狀一般易于治療。紅色毛癬菌引起的損害是多環形,炎癥不著明,脫屑多,慢性難治,偶可引起皮下肉芽腫,鐵銹色小孢子菌也可引起皮下肉芽腫,絮狀表皮癬菌可引起疣狀損害,較少見。具免疫缺陷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及抗腫瘤藥物等的患者皮損害較大,邊緣不清,分布廣泛,反復發作,癢痛劇烈,失去原來皮損特點,診斷困難,頑固難治。
體癬最常出現在孩子的面上、頸上以及胸背和四肢上。很多患者在初起時,自身的皮膚上總是有一個個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或環形紅斑,邊緣清楚,以后向四周擴大,形成一個圓圈,中心的皮膚可自愈,邊緣逐漸擴大并有鱗屑覆蓋,在圓圈四周為鮮紅或暗紅高出皮膚的細小丘疹或水皰排列,它們可互相融合,象葫蘆狀。患體癬的小兒自覺很癢,如擦破后形成痂皮,可查到真菌。如天氣轉涼時,體癬就縮小或消失,第二年夏天仍可復發。
相信現在大家對怎么自查體癬也已經有了了解,對體癬最好是可以在早期就開始進行治療,這種疾病一旦沒有及時治療就會嚴重擴散傳染,導致不可挽回的局面,所以希望患者可以對自己的疾病有針對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