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到了3~4歲時容易發生口吃。造成口吃的原因很多,有的孩子要想跟別人搶著說話,心一急,就結結巴巴起來了。
有的是因為父母壓制孩子說話,或別的小朋友很善辯,使他想說而沒有機會所造成。例如,有個小孩剛吃了兩口飯,忽然不想吃了,媽媽訓斥他:“你為什么不吃!”孩子剛“我……”了一聲,爸爸開腔了,“快吃”,他又“我……我……”了兩聲,還是沒說完,爸爸媽媽一齊喊道:“快吃”!小孩拼足全身力氣,大吼一聲:“我……我……要大便!”孩子急得面紅耳赤,一句話憋了好幾分鐘,終于說出了口。
這種情況多了,就會造成孩子說話口吃。也有的是出于好奇心,模仿成人的口吃所引起。
3~4歲的孩子認識的事物已經很多,但掌握的詞匯較少,而且不牢固。迫切地想表達自己的意思,一下子又找不到適當的詞匯,再加上發音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對某些發音會感到困難,而且神經系統調節言語的功能又差,也就容易形成口吃了。
家長發現孩子口吃,千萬不要嚴厲責備,否則孩子一急,說話又會結巴。更不應模仿他口吃。糾正的方法是,只當沒那回事,讓他慢慢說。講普通話,迫使他動腦筋,想好了再說。多唱歌,念兒歌,講故事,鍛煉說話的連貫也有利糾正口吃。只要避免模仿,消除緊張,加強訓練,到4~5歲時,神經系統逐步發育完善后,口吃是可以糾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