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膿腫的發生和發展,常有以下三個因素:
①細菌感染;
②支氣管阻塞;
③全身抵抗力減低。
臨床常見的病因有兩大類:血源感染和氣管感染。
血源感染:主要由敗血癥及膿毒血癥引起,病變廣泛常為多發,主要采用藥物治療。
氣管感染主要來自呼吸道或上消化道帶有細菌的分泌物,在睡眠、昏迷、酒醉、麻醉或癲癇發作、腦血管意外之后,被吸入氣管和肺內,造成小支氣管阻塞,在人體抵抗力減低的情況下,就會誘發肺膿腫。
支氣管阻塞遠側端的肺段發生肺不張及炎變,繼而引起肺段血管栓塞產生肺組織壞死及液化,周圍的胸膜肺組織發生炎性反應,終于形成一個有一定范圍的膿腫。膿腫形成后,經過急性和亞急性階段,如支氣管引流不通暢,感染控制不徹底,則逐步轉入慢性階段。在感染的反復發作,交錯衍變的過程中,受累肺及支氣管既有破壞,又有組織修復;既有肺組織的病變,又有支氣管胸膜的病變;既有急性炎癥;又有慢性炎癥;主要表現為肺組織內的一個膿腔,周圍有肺間質炎及不同程度的纖維化,相關的支氣管產生不同程度的梗阻和擴張。 慢性肺膿腫有以下三個特征:
①膿腫部位開始時多居有關肺段或肺葉的表淺部;
②膿腔總是與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小支氣管相通;
③膿腫向外蔓延擴展,到晚期則不受肺段、肺葉界限的限制,而可跨段、跨葉、形成相互溝通的多房腔的破壞性病灶。
針對肺膿腫的發病特征我們應該注意以下的預防措施:
1、應重視口腔,上呼吸道慢性感染的預防與治療,以杜絕污染分泌物誤吸入下呼吸道的機會,對口腔和胸腹手術病例,要認真細致做好術前準備,術中注意麻醉深度,及時清除口腔,呼吸道血塊和分泌物,加強術后口腔呼吸道護理,如慎用鎮靜,鎮痛止咳藥物,重視呼吸道濕化,稀釋分泌物,鼓勵患者咳嗽,保持呼吸道的引流通暢,從而有效地防止呼吸道吸入性感染。
2、積極治療皮膚癰癤或肺外化膿性病灶,不擠壓癰癤,可以防止血源性肺膿腫的發病,積極治療呼吸道感染如鼻竇炎,扁桃體炎等.尤其是高度重視幼年時期的麻疹,百口咳,支氣管肺炎,肺膿腫以及肺結核等的防治,對預防肺膿腫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對肺膿腫患者退免吸入有毒濃煙,有害粉塵等,具有降低肺膿腫嚴重程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