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腎炎患者腎損害的嚴重程度與照射劑量的大小呈正相關,接受照射劑量較小者,其潛伏期較長,多表現為無癥狀蛋白尿或輕度高血壓和腎功能損害。根據臨床分型、實驗室檢查及腎區接受放射線照射病史可進行診斷。
急性放射性腎炎的診斷
根據急性放射性腎炎患者的臨床表現,可分為潛伏期、前驅期以及臨床期,其診斷標準各不相同。
潛伏期:接受放射線照射后6個月~12個月,兒童患者可短于6個月。
前驅期:此期患者血壓升高、貧血、心臟擴大,檢查可發現蛋白尿。
臨床期:此期患者一旦出現癥狀,則立即迅速發展為極度疲乏,食欲不振,水腫,頑固性貧血、高血壓;化驗檢查有BUN、Scr升高;進入臨床期后化驗可有中度以上的蛋白尿,血尿少見。
慢性放射性腎炎的診斷
根據慢性放射性腎炎患者的臨床表現,可分為潛伏期以及臨床期,其診斷標準各不相同。
潛伏期:可由急性期衍變而來,部分患者也可在接受放射性照射若干年后才發病,呈慢性經過。
臨床期:此期患者主要癥狀有貧血、高血壓、水腫;化驗見蛋白尿、管型尿、低滲尿及腎功能受損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