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給“塌鼻子”的寶寶捏捏小鼻子,希望能讓鼻子長高點。近日,九個月大的童童卻被捏出了中耳炎。專家提醒家長們,無論是為了鼻子變挺還是逗孩子,捏寶寶鼻子的動作都不可取。
據介紹,童童原本聰明可愛,遺憾的是遺傳了父母的“塌鼻子”。為了讓孩子的鼻子能長高變挺,家長們就經常捏他的小鼻子,每天要重復很多次。最近,童童經常哭鬧,同時還有甩頭癥狀,五官科檢查發現左側的外耳朵里有很多膿性分泌物,已經患上了中耳炎。
醫生介紹說,人體的鼻腔和耳的鼔室之間有一條很細的管道叫咽鼔道,鼔室位于耳朵的鼔膜和內耳與外耳側壁之間,鼔室的黏膜因為細菌感染發炎,就是中耳炎。
嬰幼兒的鼻腔比成人短,沒有鼻毛,后鼻道狹窄,血管豐富,如果常捏孩子的鼻子,會影響孩子的呼吸,損傷黏膜和血管,導致炎性反應,從而容易被細菌、病毒侵犯,導致疾病的發生;另外,幼兒的耳咽管較粗、短、直,位置也比成人低,當有鼻腔感染時,捏鼻子有可能會使鼻腔中的分泌物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專家同時提醒家長們,寶寶的鼻梁相對蹋平主要和父母遺傳有關,是先天遺傳造成的。針對于這種情況,臨床上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所以把“塌鼻梁”捏成“挺鼻梁”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除非長大以后采取整形手術修整治療。
所以,家長逗孩子玩時切莫亂捏孩子的鼻子,給孩子喂藥時也不要捏著鼻子硬灌,人工喂養的嬰兒在喂奶時應將頭部抬高,使耳朵的鼔室和鼔管水平線保持一定的角度,防止孩子發生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