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是常見的一種心臟疾病,是一種心臟自動跳動的不舒服感或者是心慌感,當心律加快時,感覺心臟跳動不適,心律減慢時則感到心臟搏動有力。專家分析,引起心悸的原因主要有三種,即心臟外因、心臟病因素、生理性因素。具體引發心悸的原因看下文的分析:
1、心臟外因
心悸不是單一存在的癥狀,常伴隨其它疾病,如發熱、貧血、甲亢、更年期綜合征等,這些都是引起病發的原因。發熱時的患者往往伴有心跳加快的現象,原理在于發熱時增加了基礎代謝,消耗了大量營養物質與氧氣,只有加強心臟工作強度,才能多輸出血液進行彌補。一般患者退熱之后,心悸會自行緩解。
2、心臟病因素
心臟自身的疾病會引發心悸,如心肌、心內膜、心臟瓣膜等。因為心臟在產生疾病的情況下,會加快收縮進而產生心悸。常見的心臟疾病有風濕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等。對青壯年患者來說,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和心肌疾病是發病率最高的。此外,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發生病變也會影響到心臟正常功能。
3、生理性因素
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心悸是最普遍的情況,包括情緒緊張、興奮、恐懼和運動等。尤其在運動時,人體血液輸送與氧氣的要求大大增加,在神經系統的作用下,人體心跳加快,進而引起心悸。由于生理性因素和疾病無關,所以持續的時間較短,一般不需要處理,稍作休息可自行緩解。
溫馨提示:
心悸患者應保持精神樂觀,情緒穩定,堅持治療,堅定信心。應避免驚恐刺激及憂思惱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規律。飲食有節,宜進食營養豐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鹽飲食,忌煙酒、濃茶。輕證可從事適當體力活動,以不覺勞累、不加重癥狀為度,避免劇烈活動。重癥心悸應臥床休息,還應及早發現變證、壞病先兆癥狀,做好急救準備。
【參考文獻:《心悸 胸痹》《心悸怔忡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