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為大家介紹過35個常用的保健穴位,在這些穴位中,每個都有它特定的功效。然而,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如果只通過針灸某個單一的穴位往往達不到最好的保健治療作用,只有通過穴位間的聯合應用,才能增強療效。下面我們將分期為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的保健灸法和一些常見疾病的艾灸療法,敬請關注。
小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許多臟腑的功能還不夠健全,中醫稱之為“稚陰稚陽”之體,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歷代醫家對小兒保健都根據這一生理特點提出了許多保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取穴
1、強身保健取身柱、天樞穴。
2、健脾和胃取中脘、脾俞、神闕、天樞穴。
3、補肺益氣取風門、肺俞、身柱、大椎、膏肓穴。
4、健腦益智取身柱、大椎、膏肓、腎俞穴。
灸法
1、艾條溫和灸
每次灸5-10分鐘,隔日或每3日灸1次,連續灸1-3個月,間歇7-10天再灸。若小兒出生后體質較弱,可在出生后3-6個月,開始身柱灸,每周或每月1次,連續灸3-6個月。
2、艾炷直接灸
每次灸1-2壯,每周或10日1次。
3、艾炷隔姜灸
每次灸3-5壯,隔1-3日或每周灸1次,連續灸1-3個月。
4、艾炷隔蒜灸
每次灸3-5壯,隔1-3日或每周灸1次,連續灸1-3個月。
5、神闕隔鹽灸
取神闕穴,每次灸3-10壯,隔日或每周1次,每次灸10-30分鐘。
注意事項
1、小兒保健灸法效果極好,而且方法簡單方便容易操作,小兒沒有痛苦,無副作用,非常適用于家庭推廣使用。
2、小兒保健灸可根據小兒不同的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施灸方法,一般要堅持1-6個月,直至小兒健壯為止。
3、小兒皮膚對溫熱疼痛感覺敏感度較差,加上小兒好動,不能配合,故在施灸時要格外小心,大人要將自己的手放在小兒施灸部位,以感知小兒灸溫的強弱,謹防燙傷。
4、最好在空氣流通,清潔干燥的房間中進行。
5、對不會說話的小兒要密切觀察,隔姜、蒜灸時,要輕輕移動姜片、蒜片,謹防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