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覺障礙:
(1)疼痛:局部疼痛指局限于病變部位的疼痛。放射痛指疼痛從病變部位放射到受累神經的支配區。擴散性疼痛指疼痛從一個神經分支擴散到另一神經分支區。
(2)感覺過敏:輕微的刺激引起明顯的感覺。
(3)感覺異常:無外界刺激而出現麻、針刺、蟻爬等異常感覺。
2、感覺系統損害的定位意義:
(1)周圍神經:單支周圍神經受損表現為所支配的皮膚區出現感覺障礙;多發性神經炎時,常累及肢體遠端的神經末梢,表現為手套和襪子型感覺障礙。
(2)脊神經后根:相應節段區出現感覺障礙,可伴有劇烈的根性疼痛。
(3)脊髓:完全橫切損害表現為受損平面以下各種感覺完全缺失,并伴有肢體癱瘓和大小便障礙。
(4)腦干:損害時交叉性感覺障礙。
(5)內囊:出現對側偏身感覺障礙,常伴對側偏癱、偏盲。
(6)皮質:中央后回感覺中樞有刺激病變時引起感覺性癲癇。該區破壞病損時表現為對側單側(一個)肢體的感覺障礙。
3、運動系統損害的定位意義:
(1)上運動神經元損害:
1)皮質:局限性病變常表現為單個肢體(或面部)的中樞性癱瘓,稱為單癱。刺激性病變常引起對側肢體某部的局限性抽搐。
2)內囊:"三偏"征。
3)腦干:交叉性癱瘓。
4)脊髓:頸膨大以上損害,表現為四肢癱;頸膨大以下受損表現為截癱。
(2)下運動神經元損害:
1)脊髓前角運動細胞:相應節段支配區的下運動神經癱瘓,有肌肉萎縮、肌束顫動,無感覺障礙。
2)周圍神經:受損后有該神經分布區的肌萎縮和感覺障礙。
4、腦膜刺激征檢查方法:
(1)屈頸試驗:患者仰臥,兩腿伸直,輕輕托其頭部向前屈。若頸有抵抗,并有后頸部疼痛,稱陽性。
(2)Kerning征:患者仰臥,托起一側大腿,使髖、膝關節屈曲成直角,然后一手固定其膝關節,另一手握住足跟,將小腿慢慢抬高,弓伸膝關節,在不超過135°角的情況下如有抵抗,并有大腿及膝關節后部疼痛,稱陽性。
(3)Brudzinski征:患者仰臥,兩腿伸直,以手托其頭部,突然而迅速的屈頸。如發生兩下肢不自主的屈曲縮腿,稱陽性。